终于到了10 月,秋风带着凉,吹得县一中初中部的梧桐叶簌簌落,校门口的桂花树上缀满米黄色的小花,风一吹,甜香就裹着早读的朗朗书声,漫进每条胡同。沈浩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时,看见公告栏前已经围了不少人,初三(2)班的几个同学正踮着脚往榜单上瞅,手里还攥着皱巴巴的草稿纸 —— 昨天刚结束的第一次月考成绩,今天一早总算贴出来了。
“沈浩!这边!” 晓雅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她扎着两个小辫子,辫子梢沾着片桂花花瓣,手里还拿着个温热的烤红薯,是早上路过胡同口的烤炉买的,“我刚问了班长,说这次年级第一好像是咱们班的,你快来看!” 她把烤红薯往沈浩手里塞,自己则拽着他的袖子,挤开人群往公告栏前钻。
公告栏是块刷着蓝漆的木板,上面贴着张泛黄的大白纸,用红墨水写着 “初三第一次月考年级排名”,字迹遒劲,是班主任李老师的手笔。沈浩的目光顺着榜单往下扫,前几名的名字依次排列:“1. 沈浩 738 分 2. 林晓雅 738 分 3. 王萌 725 分……” 他愣了愣,手指下意识地碰了碰 “林晓雅” 三个字旁边的分数,和自己的一模一样,连各科的小分都相差无几 —— 语文都是 115,数学 140(满分 150),英语 138,物理 95,化学 90,政治 60。
“并列第一!沈浩哥,咱们并列第一!” 晓雅的声音里满是惊喜,手里的烤红薯差点掉在地上,“我还以为英语考砸了,没想到居然考了 138 分!上次模拟考我才 110 分,都是你教我的联想记忆法管用!” 她拽着沈浩的胳膊蹦蹦跳跳,辫子上的桂花花瓣掉落在榜单上,又被风吹走,“咱们快去告诉林叔叔!他肯定特别高兴!”
沈浩心里也暖融融的。他早就知道按两人的复习进度,成绩不会差,但看到 “并列第一” 的字样时,还是忍不住想起这两个月的日子 —— 每天晚上在晓雅书屋,晓雅对着英语单词卡念 “ambulance = 俺不能死”,他则帮她分析数学压轴题的解题步骤;周末苏晴回来,会带高中的笔记,帮他们梳理物理的受力分析难点,林父则会找些往届的月考真题,让他们练手。这些细碎的努力,终于在榜单上开出了花。
“先去教室报个到,再去书屋。” 沈浩把烤红薯掰成两半,递了一半给晓雅,“刚烤好的,趁热吃,不然一会儿凉了。” 晓雅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糯的味道漫开来,她笑着说:“还是你细心,我早上买的时候,老板说刚出炉的,特意让我捂在怀里,就怕凉了。”
两人往教室走的路上,遇到不少同学祝贺。“沈浩,林晓雅,你们太厉害了,居然并列第一!” 同桌张磊跑过来,手里还拿着数学试卷,“沈浩,最后一道大题你是怎么解的?我算了半天都没算出来。” 沈浩停下来,从书包里掏出草稿纸,简单画了个示意图:“你看,这里要先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再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就能算出来了,下课我再给你详细讲。”
教室里,班主任李老师正拿着成绩单,看见沈浩和晓雅进来,笑着点了点头:“来得正好,一会儿班会要表扬你们。这次考得不错,尤其是晓雅,英语进步了 28 分,沈浩的数学还是年级第一,继续保持,离县一中高中部又近了一步。” 李老师顿了顿,又补充道:“苏晴在高中部也挺好,上次我去开会,她班主任还夸她适应得快,你们要多向她学习,互相督促。”
班会课上,李老师把成绩单贴在黑板旁边,手里拿着教鞭,指着 “沈浩” 和 “林晓雅” 的名字:“这次咱们班的沈浩和林晓雅并列年级第一,尤其是林晓雅同学,从上次的年级第十,进步到第一,英语成绩从 110 分提到 138 分,这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沈浩同学的帮助。”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班同学,“初三是关键一年,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争取明年都能考上县一中高中部,和苏晴同学汇合。”
全班同学都转过头,对着沈浩和晓雅鼓掌。晓雅有点害羞,低下头,耳朵都红了,沈浩则悄悄看了她一眼,两人相视一笑 —— 那眼神里有默契,有鼓励,还有对未来的期许。下课铃响后,晓雅拽着沈浩的袖子说:“咱们快去书屋吧,林叔叔肯定在等咱们的消息呢!”
两人背着书包往晓雅书屋走,路过胡同口的磁带摊时,摊主老李正用录音机放着任贤齐的《心太软》,磁带转得 “滋滋” 响。“沈浩,晓雅,听说你们考了年级第一?” 老李笑着递过两张海报,是《还珠格格》的,“给你们,庆祝你们考得好!” 沈浩接过海报,道了声谢,心里想着:等周末苏晴回来,也给她带一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黄金年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