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她说得口干舌燥,情绪也宣泄得差不多了,才后知后觉地感到一丝不好意思:“…是不是听烦了?我好像…抱怨太多了。”
“没有。”他的声音立刻响起,清晰而简短。停顿了一秒,又补充道,“听着呢。宝宝。”
“听着呢。宝宝。” 这五个字,像带着魔力,瞬间抚平了她所有的不安和羞赧。一股巨大的暖流包裹住她,比收到任何快递和奶茶都更让她安心。她知道,他不是敷衍,他是真的在听。
“谢谢你…冬别。”她声音软软的,带着鼻音。
“嗯。”他应了一声,“还忙?”
“嗯…还有个难缠的客户等着呢。”耳机里传来一声极轻的、几乎难以捕捉的低哼,像是带着点笑意。
“去吧。宝宝。”
“好!”
那天剩下的工作时间,清绾的效率奇高。耳机里仿佛还残留着他清浅的呼吸声和那句“听着呢。宝宝”,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纷扰都温柔地隔开。
自那以后,“声音的锚点”升级成了“声音的陪伴”。
冬别似乎也默认并习惯了这种模式。他会在图书馆自习时,在咖啡厅赶作业时,甚至在回宿舍的路上,随手拨通她的电话。有时他会简短地说一句“在图书馆,宝宝”或者“回宿舍路上,有点吵,宝宝”,然后就将手机放在一旁,任由那些属于他生活背景的声音——翻书声、键盘敲击声、校园广播的模糊音乐、晚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通过小小的听筒,流淌进清绾的现实世界。
而清绾,无论是在处理繁琐的数据,还是在写令人头秃的方案,只要看到那个纯黑的头像闪烁在来电显示上,心就会瞬间安定下来。她戴上耳机,一边工作,一边分出一半心神,沉浸在那片由他声音编织的、静谧而安心的港湾里。他的存在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浸润的方式,渗透进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这种陪伴,在清绾遇到更棘手的麻烦时,展现出了更强大的力量。
周五临近下班,一个由她主要负责的项目突然出了重大纰漏,责任直指她负责的环节。上司的质问邮件措辞严厉,合作方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带着不满和催促。清绾坐在电脑前,看着满屏的红色标注和刺眼的问责字眼,脸色发白,手指冰凉,巨大的压力和委屈像巨石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是冬别的电话。
她几乎是颤抖着接通,将耳机塞进耳朵,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喂…”她的声音带着无法掩饰的哽咽和浓重的鼻音。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背景是他宿舍里常见的、轻微的键盘敲击声。但那敲击声,在她带着哭腔的“喂”字出口后,戛然而止。
“怎么了?”他的声音传来,比平时低沉许多,带着一种清晰的、不容错辨的紧绷感。键盘声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然的、屏息般的安静。
“我…我负责的项目…出大问题了…”清绾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掉了下来,压抑的委屈和恐慌决堤而出,她语无伦次地诉说着情况,声音断断续续,带着明显的哭腔,“…邮件都发过来了…说是我这边的问题…可我明明…明明检查过很多遍…我不知道哪里出错了…压力好大…他们都在怪我…”
她颠三倒四地说着,眼泪模糊了视线,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慌乱和委屈里。电话那头依旧安静,只有她压抑的抽泣声和断断续续的诉说。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哭得声音嘶哑,情绪稍稍平复一些时,耳机里传来他清晰、沉稳,甚至带着一丝冷冽的声音,像在混乱战场上投下的一颗定心丸:
“别怕。”
“现在,深呼吸。”
“告诉我,具体哪个环节。”
这指令般的语气,这熟悉的“别怕”,瞬间将她拉回无数个在游戏里被他保护、被他指引的瞬间。恐慌像潮水般退去些许,她吸了吸鼻子,努力平复呼吸,开始条理清晰地复述问题的关键点。
他安静地听着,只在关键处简洁地追问一两句,像最冷静的指挥官在分析战场情报。没有空洞的安慰,只有精准的切入和条理清晰的梳理。在他的引导下,清绾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找回了应对问题的逻辑和勇气。
“明白了?”在她叙述完所有情况后,他问。
“嗯…明白了。”清绾的声音还带着哭过的沙哑,但已不再慌乱。
“嗯。”他应了一声,“去处理。宝宝。”
“好!”她抹掉眼泪,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挂掉电话,清绾像被注入了新的力量。她重新打开邮件,思路清晰地开始撰写回复,条分缕析地解释问题根源(并非全在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方案。键盘敲击声变得果断而有力。
当她终于将措辞严谨、有理有据的回复邮件发送出去,并逐一安抚好合作方时,窗外已是华灯初上。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疲惫感如潮水般涌上,但心底却是一片被暖流熨帖过的平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遇你,与你,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遇你,与你,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