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绾依旧开着腾讯会议,把手机放在院里的石桌上,摄像头对着热闹的人群。
“看,叔叔阿姨们的聚会。”清绾对着麦克风小声说。
屏幕里,武朝阳似乎刚睡醒,头发还有点乱,背景是宿舍窗帘透进来的晨光。“这么热闹?堪比我们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了。”
清绾忍不住笑:“是啊,叔叔们去钓鱼了,阿姨们在摘菜准备烧烤,小孩们在那边疯跑。”
她拿着手机,切换着后置摄像头,像一个现场记者:
镜头扫过鱼塘边,几个叔叔戴着草帽,煞有介事地垂钓,旁边的小桶里只有几条可怜的小鱼苗。
「看,王叔叔又空军了。」清绾小声吐槽。
镜头转向旁边的小菜园,妈妈和几个阿姨正弯着腰,有说有笑地摘着新鲜的黄瓜、西红柿和豆角。
「我妈说晚上要烤蔬菜。」
镜头再转向院子角落,几个半大孩子正在追逐打闹,笑声尖叫声响成一片。
「我小时候也这么疯。」
她甚至还偷偷拍了一张爸爸坐在秋千上,被妈妈推得哈哈大笑的照片发给武朝阳:「看,我爸难得这么开心。」
武朝阳看着照片里清绾爸爸开怀的笑容,也笑了:「叔叔心态年轻。」
“绾绾!别光顾着玩手机!过来帮阿姨串肉!”清绾妈妈在烧烤架那边喊。
“来啦!”清绾应了一声,对着屏幕说,“我去当苦力了,你先忙你的。”
“嗯,去吧。”武朝阳笑着回应。
整个下午,会议一直挂着。清绾在帮忙串肉串、洗菜、布置桌椅,手机就放在旁边。偶尔能听到武朝阳那边传来翻书页的声音,或者他起身倒水、活动筋骨的轻微响动。两人没有持续对话,但这种“在线陪伴”的状态,让身处热闹人群的清绾觉得安心,也让独守宿舍的武朝阳感到一种被需要和被分享的温暖。清绾会随手拍下烤得滋滋冒油的肉串、金黄的烤玉米、大家围坐举杯的照片,直接发到会议聊天框里,附上简短说明:「开烤了!」「玉米好了,香!」「干杯!」。
武朝阳则回以:「[馋]」「注意别烫着。」「气氛真好。」
简单的互动,却让距离不再是距离。
而在洛阳的宿舍里,武朝阳的假期则完全是另一种节奏。宿舍楼空了大半,格外安静。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宿舍,赶着那个有点棘手的课程设计。累了就看看书,或者去操场跑几圈。
他也把日常分享给清绾。
拍一张堆满专业书籍和草图纸的书桌:「今日战场。」
拍一张学校后门买来的、包装朴素的鸡蛋灌饼:「今日粮草。」
拍一张傍晚空荡荡的篮球场,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跑完五公里,收工。」
拍一张宿舍窗外宁静的夜空,只有零星几颗星星:「晚安洛阳。」
没有太多修饰,只是最真实的生活切片。
清绾看着这些照片,仿佛能看到他伏案时微蹙的眉头,吃到鸡蛋灌饼时满足的咀嚼,跑步时额角渗出的汗水,以及独处时那份安静的专注。她会在家人聚会间隙回复:
「加油!设计大神!」
「鸡蛋灌饼看着不错,比我们烧烤健康!」
「跑完记得拉伸!」
「晚安,好梦。」
五天的假期,在双城不同的节奏和屏幕持续的连接中,飞快流逝。清绾在爷爷奶奶家吃饱喝足,在家庭聚会上笑闹尽兴,带着被塞满的后备箱(奶奶做的酱菜、爷爷种的菜、妈妈买的水果)和满满的亲情,随父母的车返回北京市区。武朝阳也终于完成了课程设计的初稿,宿舍楼里渐渐有了返校同学的动静。
假期的最后一个晚上,两人都回到了各自日常的“据点”。清绾在自己小公寓的沙发上整理着假期拍的海量照片。武朝阳在宿舍书桌前,整理着设计稿的最终版本。腾讯会议依旧开着,两人都戴着耳机,各自忙碌。
清绾翻到一张照片,是家庭聚会那天傍晚,夕阳西下,农家院里的烧烤炉还冒着余烟,大人们围坐在长桌旁喝茶聊天,孩子们在远处的草地上追逐笑闹。镜头不经意地扫过石桌一角,她的手机正架在那里,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腾讯会议的界面,以及武朝阳在宿舍里安静看书的侧脸。这张照片是表妹随手抓拍的,清绾自己都没注意到。
她看着照片里那个小小的屏幕,和屏幕里那个专注的身影,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点了分享,选择发送给武朝阳。
“看这张。”清绾轻声说。
武朝阳点开照片,放大,看到了石桌上那个小小的屏幕,以及屏幕里自己模糊的轮廓。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原来我在那儿。”他的声音带着笑意,透过耳机传来,低沉而温柔。
“嗯,”清绾也笑了,看着屏幕上他此刻真实的、带着笑意的脸,“一直都在。”
耳机里沉默了几秒,只剩下彼此清浅的呼吸声。洛阳的夜色和北京的灯火,隔着屏幕,在无声中静静交汇。三餐四季,双城记,原来也可以这样近。
喜欢遇你,与你,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遇你,与你,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