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剧本”基金的月度项目评审会,气氛罕见地有些凝重。
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基金的几位核心评审委员——有资深投资人、行业专家,以及林默从林氏和陆氏带来的心腹高管。林默坐在主位,指尖无意识地轻点着光滑的桌面,目光沉静地听着激烈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一份名为《“独奏者”新型社交关系探索平台》的商业计划书。
提案人是一位名叫苏茜的年轻女性。她的计划大胆甚至堪称惊世骇俗:创建一个会员制的高端平台,但不服务于传统婚恋。它旨在为那些思想独立、事业有成、对传统婚姻制度持保留态度或暂无计划,但仍渴望深度精神共鸣与高质量陪伴的精英人群(尤其女性),提供一种超越传统定义的、更自由灵活的亲密关系匹配服务。平台倡导“清醒陪伴,共同成长”,明确剥离财产捆绑和传统责任框架,注重精神契合与生活体验共享。
计划书逻辑严谨,市场调研数据扎实,目标用户画像清晰,盈利模式清晰,甚至包含了详尽的伦理争议应对预案。
但它的核心概念,太挑战传统了。
“我坚决反对!”一位年纪稍长的男委员,王董,眉头拧成了疙瘩,把计划书推得远了些,仿佛那是什么烫手山芋,“这成何体统?这已经不是‘撕剧本’了,这简直是…是煽动不婚不育!挑战社会公序良俗!传出去,我们基金成什么了?拉皮条的?还是反婚反社会的据点?风险太大了!品牌形象要不要了?”
另一位女高管李总则显得犹豫些:“想法…确实很超前,也切中了一部分高净值女性的潜在需求。苏茜这个人背景我也查过,很优秀,斯坦福社会学和商学院双硕士,思路清晰。但是…王董的顾虑也有道理,舆论风险和社会压力,我们不能不考虑。”
支持的声音也有,来自一位年轻的投资经理小陈:“我觉得很有搞头啊!这才是真正的‘撕剧本’好吗?凭什么女人就一定得奔着结婚生孩子去?高质量单身、新型伴侣关系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社会趋势!这个市场是空白的,需求是真实的!我们不敢投,说不定别人就抢了!”
会议室内顿时分成几派,争论声此起彼伏。
“这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投资要看趋势,不是看保守!”
“基金声誉受损谁负责?”
“不敢冒险还创什么业?”
林默一直沉默地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指尖规律的轻叩声显示她在思考。
【脑内闪过极其短暂的、模糊的粉色蕾丝弹幕残影——像是某个被卸载系统的坟头信号不良的诈尸——伴随着一丝微弱的、扭曲的吐槽电音:“~叮!检测到大型伦理辩论现场!建议宿主启动和稀泥大法~”】
林默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将那点幻觉般的杂音甩开。她深吸一口气,抬起手。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她身上。
“讨论的焦点,似乎偏了。”林默开口,声音平稳,却自带一种镇场的力量,“我们评审一个项目,核心标准是什么?是它是否贴合基金‘鼓励女性自主选择、打破刻板束缚’的初衷?是它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立?市场潜力是否真实?团队能力是否匹配?”
她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那份计划书上:“而不是首先用我们个人的道德观或对‘社会接受度’的恐惧,去扼杀一个可能创新的想法。”
王董忍不住开口:“林总,话是这么说,但现实舆论环境……”
“舆论风险,计划书里已经做了充分评估和预案。”林默打断他,语气依旧冷静,“我们要判断的是,这些预案是否足够专业,能否有效管理风险。而不是因为可能存在争议,就因噎废食。”
她拿起计划书,翻到市场分析部分:“数据显示,选择推迟婚姻或探索非传统关系模式的高知高收入人群,尤其是女性,比例在逐年显着上升。这是一个正在成长、且未被充分服务的蓝海市场。《独奏者》的目标不是鼓励不婚,而是为这群早已独立、拥有清醒自我意识的人,提供一个更契合他们需求的、更真诚、更高效的链接选项。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生必须按部就班结婚生子’这个旧剧本的撕扯。”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撕剧本’基金,如果只投资那些安全无害、符合所有人期待的项目,那和那些我们试图打破的传统资本,又有什么区别?我们的核心价值何在?”
她看向王董,语气放缓,却不容置疑:“王董,我理解您的顾虑。但基金的使命,是支持多元化探索,是在可控风险下,为有价值的‘不同’提供可能性。这个项目,计划书逻辑清晰,市场切入点独特,团队优秀。我认为,它值得一个试错的机会。”
一番话,条理清晰,立场坚定,既肯定了项目的价值,也回应了众人的担忧。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几位原本持反对或犹豫态度的委员,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绑定我?系统你踢到铁板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绑定我?系统你踢到铁板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