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副使的脸一寸寸铁青,他听得出,这哪里是在背书,分明是在向他示威!
随行的杜师爷不着痕迹地凑到沈清禾身边,悄然递过一张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张大人昨夜饮宴,提及‘不必逼死能臣’。”
沈清禾心中了然,看来府城的张廷岳,也并非铁板一块。
萧副使查了整整一个时辰,账目清晰,流水严谨,竟找不出半分破绽。
他猛地将账册摔在桌上,悻悻起身,临走前,他死死盯着沈清禾,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你以为这点小恩小惠能长久?朝廷一道诏书,就能让你万劫不复!”
沈清禾款款起身,微笑送行,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院落:“那就请您回去告诉朝廷——如今的枫林百姓,只认盖了红印的‘市行印’,不认那要人命的‘空头诏’!”
真正的反击,在萧副使离开后才正式开始。
沈清禾立刻宣布,市行开启“夏粮竞价预售”。
所有农户,可以将自家田地里尚未成熟的粮食产量,提前在市行挂单,由市行统一对接采购方,价格公开透明,价高者得。
这又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举措。
首日挂牌的三百亩未来产量,竟引来了南境三家大粮行在线上争抢,最终以一贯七百文每斗的惊人高价成交,比市价足足溢价两成!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飞遍了周边村落。
那些还在官府和劣绅双重压榨下喘不过气的村子,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纷纷派人前来,请求加入枫林渡的共耕体系。
沈清禾趁势推出“联产保底协议”:凡加入者,市行免费提供改良良种,派专人进行技术指导,并承诺无论市场行情如何,都将以不低于保护价的价格收购全部收成。
短短五日,共耕体系的辐射范围便扩大至周边十一村,整合土地超过四百余亩。
老夯的铁匠铺日夜不休,赶制新式犁具;海姑则牵头成立了“妇纺互助组”,用市行提供的优质麻线织布,再用成品换取工分,整个枫林渡及其周边,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夜深人静,沈清禾独坐灯下,取出那枚古朴的青铜小印,在摊开的枫林渡舆图上轻轻一触。
识海中,指令无声浮现:【启动·春风化育】。
刹那间,一股肉眼不可见的温润之力,以她为中心,如涟漪般悄然扩散而出,温柔地覆盖了地图上所有属于共耕体系的田地。
第二日清晨,下田的农人最先发现了异状。
他们惊愕地看着自家的稻田,那些原本还需几日才能抽穗的稻禾,竟在一夜之间齐刷刷地吐出了嫩黄的稻穗!
不仅比往年早了至少三日,且每一株的茎秆都异常粗壮,叶色油绿欲滴,充满了勃勃生机。
“神迹!这是神迹啊!”
“是沈娘子!一定是沈娘子有神印护佑着我们!”
“沈娘子是上天派来救我们这些苦哈哈的活菩萨!”
消息如野火燎原,一个关于“沈娘子有神印护农”的传言,开始在十一村的田间地头悄然兴起,并以惊人的速度变得深信不疑。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虞南府城。
府台张廷岳正看着下属呈上来的各地动荡报告,眉头紧锁。
北地数县因强征军粮已爆发民变,流血冲突不断。
唯独他辖下的枫林渡一带,非但安定有序,甚至有百姓自发集资修缮水渠,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他沉默了许久,目光落在了案头那份早已拟好、只待他用印的缉捕令上,逮捕的对象,正是沈清禾。
最终,他提起朱笔,在那份报告上批下八个字:“暂缓执行,察而后动。”
窗外的月色清冷如霜,照进书房,将那份未曾发出的缉捕令,拖拽出一道长长的、晦暗不明的影子。
盛夏的风吹过田埂,带来了稻谷拔节的声响和泥土的芬芳。
曾经的废墟之上,新的屋舍鳞次栉比,孩童的笑闹声取代了昔日的哀嚎。
人们脸上的惶恐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踏实的、充满希望的忙碌。
一切都在向好,仿佛那场惊心动魄的抗粮风波,只是一场遥远的噩梦。
然而,只有沈清禾自己知道,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她手中的那张红印凭证,绑定的不仅是民心,更是沉甸甸的未来。
当收获的季节来临,当第一粒新米脱壳而出,那场被她刻意压下、却又精心筹备的盛大庆典,将是她送给这个世界的第一份宣言。
一张新的历法,似乎正随着稻穗的拔节,在枫林渡的土地上,无声地翻开第一页。
喜欢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