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缝深处那道光桥尽头的震动……是否还有其他“地脉节点”沉睡各地?
彻夜未眠的烛火终于熬到了将熄,铜印在案上静静躺着,表面那层细密纹路仿佛仍在缓缓流动,如同血脉复苏。
沈清禾指尖微颤,不是因疲惫,而是某种难以言喻的预感在骨髓里游走——那晚地缝深处光桥尽头的震动,像是一声低语,自大地深处传来,叩击着她的神魂。
她闭目,识海中“福缘粮囤空间”如星湖荡漾,灵泉汩汩涌动,沃土翻腾不息。
而就在此刻,空间边缘竟泛起一丝异样的波动,像是被什么遥远的东西轻轻拉扯。
她猛然睁眼,眸光如刃。
地脉节点。
这个词骤然浮现心头。
若这方空间真与天地灵气有所共鸣,那它所引动的,或许并非仅止于脚下这一寸土地。
那些曾贫瘠板结、如今泛出微光的田地,是否正是某种觉醒的前兆?
而盲茶翁口中的“织网”,难道不只是人际之网,更是……地气之网?
她起身踱步,脑中飞速推演。
北境绿苗村,三年大旱,井枯土裂;东岭陈家屯,寒霜不退,春播屡屡夭折;西山陶溪坞,山洪频发,良田尽毁——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困于天时地利。
可若能以空间之力为引,借陶管刻符、仿铁碑纹路导引地气,是否可让沉睡的地脉苏醒一线?
念头一起,便再难平息。
次日清晨,薄雾未散,沈清禾已亲至村后窑坊。
她将一幅手绘图样交予老夯:“我要一批可拆卸陶管,长三尺,内壁刻此纹。”指尖点过图上交错符线,皆是从空间铁碑残纹中提炼而出,形似根脉,意通流转。
“务必密封严实,入土不裂。”
老夯虽不解其意,但见她神色肃然,不敢多问,只重重点头。
与此同时,柳三娘也悄然离村。
她带着几坛“特制酱料”,沿江走访旧识船户。
谈笑间递上银钱,租下三艘破旧漕船,名义是中转调味货品,实则暗中命匠人拆除舱底夹板,加装隐蔽夹层——足够藏下百石粮食而不露痕迹。
风声紧,动作却快,每一步都踩在官府巡查的缝隙之间。
春分当日,天光初明。
沈清禾登上村后观脉台——那是她命人依古法垒起的一座石台,正对东方日出之处。
台心凿有深槽,嵌入主陶管,直通地缝。
她捧起一勺灵泉,水色澄澈如星髓,滴落管口时,竟发出细微嗡鸣。
“以泉为引,以符为契,通地之息。”
她低声念道,将灵泉缓缓注入。
刹那间——
大地轻震。
远在百里之外的三座试点村庄几乎同时传来消息:绿苗村干涸十年的老井突涌清流,水甜如蜜;陈家屯冻土一夜解封,裂出细纹,麦种甫下即萌;陶溪坞山腰石缝间竟渗出温泉水汽,驱散残留的寒雾。
而更惊人的是,沈清禾掌中铜印骤然发烫!
识海之中,“漕运监察图”轰然扩展,原本断裂的废弃古渠全线点亮,水流虚影蜿蜒奔涌,宛如复活!
她立于高台,衣袂翻飞,望着那条横贯三郡的蓝色光脉,唇角微扬,声音轻得几乎随风而逝:
“不是我要破规矩……是这天下,该换一种活法了。”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她的粮仓,正悄然向九州延伸。
数日后,晨光微熹,铁头踏着露水归来,肩上担着一只竹筐,筐中蒜苗鲜嫩欲滴,叶尖还凝着夜露。
附信寥寥数字,却字字滚烫:
“盐救一家命,春才敢来。”
喜欢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被休后,我靠空间种田惊艳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