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让小张备车,去码头接舰队的联络官,车贴换成‘海洋环境监测’的标识。”
半小时后,陆衍之和路屿站在渔港的防波堤上。
海风把两人的冲锋衣衣角掀得猎猎作响,咸涩的水汽往领子里钻,冻得人脖子发僵,路屿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把围巾又绕了一圈。
远处海面上,“舟山号” 护卫舰正破浪而来,舰艏的浪花被劈成白色的扇形,“529” 的舷号在晨光里亮得扎眼,舰上的 382 型三坐标雷达天线缓慢转着,像只警惕的鹰眼,把海面扫得仔仔细细。
“那就是‘舟山号’,赵磊上校的船。”
路屿举起军用望远镜,镜片反射着晨光,晃得人眼晕,
“旁边那两艘扫雷艇,正往东西两边散,间距 5 公里,看样子是想先把渔港外海圈起来,织张‘防逃网’—— 扫雷艇上的电磁扫雷具还能顺便测海底地形,帮我们摸盲区的暗礁分布。”
没多久,一艘交通艇从 “舟山号” 上放下来,艇尾的螺旋桨搅起白色的水花,劈着浪往码头冲。
艇上站着三个穿藏青色海军制服的人,为首的男人肩章缀着两杠三星,脸膛黑得发亮,是常年在海上晒的,额角一道浅疤从眉骨划到颧骨;
那是 2018 年亚丁湾护航时,被海盗的砍刀划的,当时他挡在新兵身前,缝了 12 针,笑起来疤痕会跟着动,像条小蛇。
他跳上防波堤,伸手过来,掌心带着海风的凉意,指节上全是老茧,是常年握舵盘、操枪炮磨出来的:
“陆指挥官,久等了。接到命令时我们正在搞台风应急演练,刚给渔民投送完压缩饼干和救生衣,正好顺道往这边靠,没人会起疑。”
陆衍之握住他的手,能摸到掌心那些硬邦邦的茧子 —— 虎口处的茧最厚,是常年握 95 式步枪磨的:
“赵上校,辛苦你们了。情况急,先回据点,跟你细说‘夜隼’的底和部署 —— 他们这次来的是‘蝰蛇’小队,队长叫伊万,前俄罗斯特种部队成员,擅长水下爆破。”
回到据点二楼指挥室,陆衍之把加密地图铺在桌上,指尖点在渔港外海的一片海域,那地方标着淡红色的 “盲区”—— 是上世纪填海造港时留下的,海底全是碎礁石,最浅处只有 2 米,大型船只进不去:
“现在猜‘蝰蛇’小队藏在这片盲区里,可能乘 50 吨级的玻璃钢快艇活动 —— 这种艇吃水浅,速度快,还能拆成零件藏在渔排下。
舰队的任务是装成‘台风应急搜救训练’,在这片海巡逻,用‘舟山号’的拖曳声呐扫水下的可疑目标;另外让扫雷艇在渔港入口设卡,对进出的渔船搞‘安全检查’,重点查没注册的船,还有带水下推进器、爆破装置的人 ——
‘夜隼’的人喜欢把炸药藏在渔获箱里,去年南海案就是这么干的。”
赵磊俯身盯着地图,手指在 “盲区” 边缘划了个圈,指甲盖蹭得地图纸发响:
“这片海水深浅不一,暗礁跟刀子似的藏在底下,‘舟山号’确实转不开身。我让两艘扫雷艇钻进去搜,艇上的单兵声呐能探 500 米,够了;‘舟山号’在外侧架着警戒,382 雷达扫 50 公里的范围,一只鸟都别想漏过去。
对了,我们带了两架直 - 9C 舰载直升机,能配合搞空中侦察,挂的是‘物资投送’的吊舱,里面其实装着光电侦察设备,能拍清海面的车牌大小的目标,就说是‘台风前给渔民投送应急物资’,顺理成章。”
路屿突然凑过来,手里的平板亮着一组数据,屏幕光映在他脸上,把眼下的青黑照得更明显:
“赵上校,你们的舰载声呐能不能调到 1.2kHz 的频率?
‘夜隼’的水下通讯设备用的是这个频段,我从上次南海案的缴获品里测出来的 —— 这个频率能抓着设备的信号波动,就像在嘈杂的市场里听熟人的声音。”
他把数据传给赵磊的参谋,指尖还在屏幕上点了点,调出一段波形图,“参数我都设好了,声呐一捕捉到这个频率,系统会自动报警,跟拉响铃似的,不会漏。”
赵磊接过平板扫了眼,点头时额角的疤动了动,露出底下淡淡的粉色新肉:
“没问题,让声呐兵现在调参数 —— 声呐班长老周是个老兵,20 年的经验,别说 1.2kHz,就是 0.5kHz 的鱼群信号,他都能分辨出来。
巡逻艇上还带了登船检查小组,都是从陆战队选的,一眼就能看出谁不对劲 ——‘夜隼’的人手上有老茧,是长期握枪磨的,跟渔民的茧不一样,渔民的茧在掌心,他们的在虎口。”
部署刚落定,对讲机突然 “刺啦” 响了一声,科林少校的声音裹着杂音传过来,带着点急,还有隐约的喘气声 —— 听得出他在跑:
“陆指挥官!那艘无注册货船动了!正往‘舟山号’的方向挪,船上两个人,都戴黑口罩,手里攥着个黑色仪器,像是‘海鹰’牌的雷达扫描仪 —— 能测舰艇的雷达频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