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事件背后,可能有 M 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影子。”
科林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器传来,带着电流特有的细微杂音,却让隔间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证据?”
陆衍之的声音冷了下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隔间壁上的防滑纹路 ——
那纹路是军工级防滑涂层,颗粒间距精确到 0.3 毫米,此刻却成了他梳理思路的触点。
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三年前在叙利亚拉卡执行 “夜莺行动” 时,他就是这样摩挲着墙角弹孔边缘的铜制弹芯残留;
从 “暗网联盟” 看似无懈可击的伏击路线中,找出了对方依赖固定火力点的破绽,带着三名受伤队员在沙尘暴掩护下成功突围。
科林没有停顿,迅速调出一张卫星图片。
屏幕微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放大后的画面里,公海上漂浮的三个银色浮标格外刺眼,像撒在深蓝绸缎上的锡箔纸,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这些是‘中继数据浮标’,坐标北纬 29°58′、东经 123°10′,名义上是 M 国‘全球海洋监测计划’2020 年部署的遗留设备。你应该知道,这个计划从启动起就争议不断 ——
2021 年联合国海洋委员会曾质疑其‘监测范围超出民用需求’,但 M 国以‘气候变化研究’为由拒绝公开核心数据。”
他指尖在屏幕上滑动,调出浮标的技术参数页:“该计划名义上监测海洋温度、盐度,实则为 M 国海军收集全球海域水文数据 ——
包括海水密度垂直分布、海底地形粗糙度,这些都是潜艇隐蔽航行的关键参数。浮标平时处于休眠状态,仅每季度传输一次常规数据,传输功率控制在 10 瓦以内,避免被监测到。”
“但我们部署在远东的‘棱堡’超视距雷达,在昨天下午 14 时 07 分捕捉到了异常。” 科林的语气陡然严肃,“你清楚‘棱堡’的性能 ——
它采用双基地雷达体制,探测范围覆盖整个西太平洋,对低速移动目标的识别精度可达 10 米级,即使是深海浮标这种小型设备,也能锁定其信号特征。
当时三个浮标同时激活,激活时间与你们报告‘目标装置沉没’的时间完全重合,误差不超过 10 秒。”
他调出数据图表,红色曲线在 14 时 07 分处陡然飙升:
“浮标传输的加密数据流强度达到 1.2Gbps。这个带宽是什么概念?
常规 4K 高清电影每部约 50GB,1.2Gbps 的传输速率每秒可传输 150MB,相当于同时传输 20 部 4K 电影;
而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民用浮标,传输速率最高仅 1Mbps,每秒只能传输 128KB——
前者是后者的 1200 倍,完全超出了‘监测海洋数据’的合理需求,更像是在传输高密度的作战指令或设备参数。”
“更关键的是加密算法。”
科林的手指点在屏幕角落的代码片段上,
“我们的密码团队对数据流进行了逆向解析,发现其核心算法与 2023 年 DARPA‘海神之矛’项目泄露的代码片段有 78% 的相似度。这个项目你或许有印象 ——
2021 年启动,由雷神公司负责硬件研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承担软件集成,初期预算 50 亿美元,公开的研究方向是‘深海环境适应性设备’;
但根据泄密资料,其真实目标是‘深海自主作战平台’,能在 6000 米深海执行侦察、拦截甚至攻击任务。”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了泄密事件的细节:
“当时泄密的研究员名叫艾伦?史密斯,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软件工程师,负责‘深海导航模块’的代码编写。
他因赌博欠下 230 万美元债务,试图向第三方出售项目核心代码,结果被 FBI 反间谍部门盯上,2023 年 6 月在迈阿密机场被捕,最终判处 15 年监禁。
那次泄密虽然只流出了 3% 的代码,但我们的技术团队一直存有备份,这次正好派上了用场。”
科林的指尖在屏幕上点出一个闪烁的红点,红点周围的虚线标注着 “数据流跳转路径”,像一张无形的网:
“还有一个关键线索 ——
‘海龙’小队失联前 5 分钟,我们在 C-7 区监测到一股定向数据流,正是通过这些浮标中转,先跳转至 M 国关岛阿普拉海军基地,最终指向本土的白沙导弹靶场。”
“阿普拉海军基地是 M 国在西太平洋的反潜核心枢纽,你应该清楚它的部署 ——
目前常驻 12 艘核潜艇,包括 8 艘‘弗吉尼亚’级和 4 艘‘洛杉矶’级,还部署了 30 架 P-8A‘海神’反潜机,具备 24 小时全域反潜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