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是 “海龙” 深海特战小队的队长,本名张海龙,肩上那道从锁骨延伸到肋下的疤痕,是 2023 年亚丁湾护航时留给陆衍之的 “纪念”。
那天正午,亚丁湾海域刮着 4 级东北风,海面泛着碎银般的浪涌,陆衍之驾驶的直 - 9C 反潜直升机刚完成对 “振华 33 号” 货轮的护航巡逻;
引擎突然发出刺耳的 “金属摩擦声”,仪表盘上的转速指针瞬间跌破安全阈值,最终失控迫降在距离货轮 3 海里的海面。
直升机舱体刚接触水面,3 艘涂着黑色伪装漆的 “Zodiac” 刚性充气海盗艇就从斜后方高速逼近,艇上挂载的 AK-47 步枪已对准驾驶舱。
就在陆衍之握紧自卫手枪的瞬间,海面突然 “沸腾”。
龙王驾驶的 “蛟龙 - 2” 深潜器带着白色的水花冲出水面,其前端的 7 自由度机械臂(最大负载 800 公斤,精准度达毫米级)像钢鞭般横扫;
直接撞翻最前方的海盗艇,另外两艘见状试图转向逃窜,却被深潜器侧舷弹出的高压水炮逼停。
随后龙王操控深潜器悬停在直升机上方,放下折叠式钛合金救生梯,梯阶上还沾着深海的磷虾残骸,他探出半个身子喊 “抓紧!” 的声音,至今还清晰地刻在陆衍之的记忆里。
“龙王!报告你们的具体坐标!重复,具体坐标!”
陆衍之几乎是扑到控制台前抓过麦克风,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麦克风外壳上被捏出几道浅浅的指痕。
他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眼前不受控制地闪过当年亚丁湾海面上的画面 —— 这是他从军 15 年来,第一次在指挥通讯里带上如此明显的急切。
这种急切不是对任务失败的焦虑,而是纯粹的战友牵挂:“海龙” 小队 3 名成员都是他亲手挑选的深海特战精英;
龙王的抗压能力、机械师李默的装备维修技术、医护兵陈曦的应急救治能力,都是东海舰队顶尖水平,他们不能出事。
但回应他的,只有一阵尖锐的电流尖啸 ——
那声音像生锈的指甲反复划过铁皮,频率忽高忽低,刺得人耳膜发疼,持续 3 秒后,通讯频道彻底陷入死寂,连背景里的海浪声都消失了。
“不是干扰!”
路屿突然重重拍了下分析桌,他面前的频谱图上,一道红色峰值正以刺眼的亮度闪烁,
“是覆盖!衍哥你看,这道峰值的频率正好是 40.6MHz——
这是‘海龙’小队的备用应急频道,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深海短距通讯频段,专门用于潜航器与水面舰艇的应急联络。”
他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调出信号强度分析界面:
“有一股定向声波信号从‘利维坦’方向发出,强度达到 80dB,是龙王他们发出信号的 3 倍。
原理和咱们戴的降噪耳机类似,但耳机是抵消噪音,它是用同频率声波‘覆盖’原有信号;
就像在嘈杂的广场上,有人用大喇叭对着你耳朵喊,你根本听不到身边人的说话声。
按这个强度计算,除非我们能靠近到 1000 米内,用更强的信号穿透覆盖层,否则龙王那边绝对收不到指令。”
话音刚落,反潜参谋周凯抱着数据流板跌跌撞撞冲进指挥中心。
他的作训服裤脚还在滴水,裤腿上沾着几片海藻 ——
刚才在甲板上奔跑时,5 级海况掀起的 3 米涌浪突然拍向船舷,他整个人被晃得腾空而起,数据流板重重磕在栏杆上,边缘撞出一道明显的凹痕,屏幕上的数据线都差点脱落。
“指挥官!‘利维坦’有动作!”
周凯的声音带着喘息,他抹了把脸上的海水,指着数据流板上的声纳图像,
“它的侧舷舱门打开了,声纳检测到 12 个小型物体被释放,速度稳定在 30 节(约 55.6 公里 / 小时)——
比咱们的鱼 - 7 轻型鱼雷慢 10 节,但转向半径只有 10 米,比普通鱼雷灵活 3 倍。
外形是流线型,像缩小版的乌贼,长度约 1.5 米,直径 0.5 米,最麻烦的是声纳反射截面只有 0.1㎡。”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
“0.1㎡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直径 30 厘米的篮球,比咱们的反潜深弹反射截面还小一半。
常规舰壳声纳在 2 公里外根本捕捉不到,现在它们分两路移动:
一路往‘海龙’运载器的大致坐标(北纬 30°01′,东经 122°42′)去,另一路朝着海底装置(北纬 30°02′,东经 122°43′),间距保持在 500 米左右,像是在…… 包围?”
周凯的话让指挥中心的空气瞬间凝固。
陆衍之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边缘,大脑飞速运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