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 M 国海岸警卫队的搜救报告里提到 “海域出现异常电磁信号,干扰了搜救设备”,现在想来,那可能就是 “利维坦” 发出的信号,当时他们还以为是海底火山活动引起的。
陆衍之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子里浮现出 “深海挑战者号” 的资料图,那是一艘白色的科考船,船身上印着 M 国海洋局的标志,现在想来,那艘船可能根本不是在科考,而是在为 “利维坦” 提供补给。
就在这时,通讯频道里突然弹出一个红色的加密通讯请求 —— 来自科林少校,北约联合反潜舰队的联络官,他们的舰队此刻正部署在距离 “利维坦” 200 海里的海域;
负责监测海面动态,舰队由 3 艘护卫舰和 1 艘预警机组成,配备了 “宙斯盾” 防空系统和 “拖曳线列阵声纳”。通讯请求的图标是红色的三角,旁边闪着紧急信号的光晕。
陆衍之立刻接通,科林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透过耳机传了过来,还夹杂着背景里的警报声 —— 那是尖锐的 “呜呜” 声,像消防车的警笛,让人心里发紧:
“陆指挥官!我们的‘北极星’监听系统刚刚截获了 M 国太平洋司令部与一个秘密单位的通讯 ——
用的是最高级别的‘量子加密’,我们花了 1 分 20 秒才破解出一句话,通讯时长只有 0.8 秒,显然是为了避免被追踪。
内容是:‘普罗米修斯之火已点燃,守护者被唤醒。必要时,执行净化协议。’”
科林的声音顿了顿,能听到他急促的呼吸声,“‘北极星’系统的解密成功率通常在 90% 以上,但这次因为通讯时间太短,只能确认 95% 的内容,剩下 5% 是根据上下文推测的,但核心信息不会错。‘净化协议’这四个字,我们反复核对了三次,绝对没错!”
“普罗米修斯”!
这两个字像惊雷一样炸在陆衍之的耳边 —— 路屿之前截获的 M 国加密文件里,多次提到这个授权代码,文件里说 “普罗米修斯” 是某个深海项目的代号;
预算高达 230 亿美元,由 M 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主导,参与机构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项目启动时间是 2018 年,目标是 “开发深海超级武器系统”。
而 “守护者” 很可能就是 “利维坦”。但 “净化协议” 是什么?听起来绝不是什么 “保护” 措施,更像是 “毁灭”—— 毁灭证据,包括 “海龙” 小队、海底装置,甚至可能波及附近的舰队。
陆衍之想起上次 M 国在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时,用的代号就是 “净化行动”,当时直接炸毁了整个武器仓库,连附近的平民区都受到了波及,新闻里的画面是一片火海,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另外,”
科林的声音还在继续,带着一丝颤抖,背景里的警报声更响了,还夹杂着金属碰撞的声音,像是有人在紧急搬运设备,
“我们的‘锁眼 - 12’侦察卫星捕捉到了异常:‘利维坦’上浮区域的海面,出现了大范围的温度降低和叶绿素浓度异常。
具体数据是:15 分钟内,海面温度从 22℃降到了 16℃,降温范围覆盖了约 50 平方公里 —— 这个降温速度是正常海洋降温的 100 倍,相当于瞬间把 50 平方公里的海面冻住了 1 厘米厚的冰;
卫星图上那个区域呈现出淡淡的蓝色,和周围的海面颜色明显不同;叶绿素浓度从正常的 10 毫克 / 立方米飙升到了 80 毫克 / 立方米 ——
这种增长速度比赤潮爆发快 10 倍,赤潮通常需要 24 小时才能达到这个浓度,而这里只用了 15 分钟,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的海洋现象!”
科林的呼吸声透过耳机传来,显得很急促,
“我们的海洋学家初步推测,可能是某种化学物质被释放到海水中,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快速繁殖,但具体是什么物质,还无法确定。他们说,这种物质的活性远超现有已知的任何藻类生长剂。”
海面温度异常?
叶绿素浓度飙升?
陆衍之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 这不像机械装置的能量释放(机械释放的热量会让水温升高,而非降低,比如潜艇的核反应堆会让周围海水温度升高 2-3℃,卫星图上会显示红色区域),反而像某种生物活动:
比如大规模的浮游生物突然繁殖,或者某种深海生物释放了特殊的化学物质(如促进浮游生物生长的 “藻华诱导素”,这种物质在实验室中能让浮游生物在 1 小时内繁殖 10 倍,但在自然海域从未出现过如此高的活性)。
难道 “利维坦” 不只是 “机器”,还是一个 “活体”?它在改变周围的海洋环境,为某种后续行动做准备?比如吸引其他海洋生物,或者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