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时间膨胀公式 Δt = (GM)/(c2r),要让时间快 0.7 秒,需要局部引力常数增加 1.2×10^-10 N?m2/kg2!”
张教授把计算器按得噼啪响,声音都带着颤 —— 不是怕,是兴奋和震惊混在一起,连手心都冒了热汗,
“这根本不是现有技术能做到的,哪怕是最先进的粒子对撞机,也只能产生亿分之一的引力变化!这东西的技术水平,比我们领先至少几百年!”
就在众人围着时间数据争论时,负责全球情报监控的小林抱着笔记本冲进实验室,笔记本差点从怀里滑下去,他慌忙用胳膊夹紧,喘着气,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滴;
滴在笔记本键盘上,他都没顾上擦 —— 刚才跑过来时,他差点在走廊的拐角撞到送样本的护士,护士手里的培养皿都差点掉了。
“东、东海事件同一时刻,全球深海观测站都有信号!”
小林把笔记本放在桌上,屏幕上立刻跳出 12 个深海观测站的汇总数据: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 米深)的 “挑战者” 站监测到 1.2×10^4 焦耳的能量爆发(相当于 3 克 TNT 爆炸的能量);
波多黎各海沟(8376 米深)的 “阿尔文” 配套站是 9.8×10^3 焦耳,阿留申海沟(7679 米深)的 “深海 6500” 配套站是 8.5×10^3 焦耳 —— 这些能量虽小,却极其集中,不像自然形成的热泉或地震。
更关键的是,这些信号的频率与东海装置的重合度达 92.3%(通过傅里叶变换分析得出,傅里叶变换是信号处理的常用方法,能把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
且都只持续了 0.3 秒,没有引发任何海啸或地质变动。“这些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日本海洋科技中心,三家交叉验证过,不是干扰!”
小林的声音发颤,手指点着屏幕上的数字,指尖都在抖,“就像…… 全球深海的‘哨点’在同时回应东海的信号,像一群人在跟我们打招呼,只是我们听不懂他们的语言。”
更让人不安的消息接踵而至:M 国国防部召开记者会,发言人举着张模糊的卫星图说 “无人潜航器‘海鹰 - 7’号在东海失联”,声称该潜航器用于 “海洋温度监测”;
失联点在北纬 30°12′、东经 125°48′(距我国舰队 80 海里,水深 4500 米,海底地形为海山,那里根本不是温度监测的重点区域),还暗示 “某国军用设备可能干扰了通讯”。
路屿当场调出 “海鹰 - 7” 的公开参数,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的参数表跳出来时,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咖啡杯都震得晃了晃,洒出几滴咖啡在纸上,晕开一小片棕渍。
“他们在掩盖!” 他把参数投影在大屏幕上,手指重重点着 “6000 米最大潜深” 和 “多光谱传感器 + 水下机械臂” 的数字,指腹都按得发白;
“‘利维坦’、核威胁、意识冲击,他们半个字不提,只想把水搅浑 —— 既怕深海存在被激怒,更怕全世界知道他们想控制这种力量的野心!”
说话时,他的声音都带着气,连喉咙都发紧 ——
去年 M 国曾试图打捞北大西洋的一个深海不明物体,结果导致打捞船的电子设备全部失灵,事后对外宣称 “设备故障”,现在不过是故技重施。
当时路屿还分析过打捞船的故障日志,发现和这次 “蜂巢” 系统的异常很像,只是当时没往深海力量上想。
陆衍之站在屏蔽室的观察窗前,看着里面安静躺着的多面体装置 ——
蓝光已经熄灭,像沉睡的哨兵,外壳上的微光还没完全散,在黑暗中透着淡淡的蓝。他伸手碰了碰观察窗的玻璃,凉得像冰,能映出自己的影子,眼底的红血丝还没消,是这几天没睡好的缘故。
全球信号爆发、M 国的谎言、装置扭曲时空的能力…… 这些线索像拼图般在他脑海里聚合,每拼一块,心里的沉重就多一分。
“我们面对的不是单个‘怪物’,是遍布全球深海的网络 —— 可能是生态圈,也可能是古代文明的遗迹。”
他转身对项目组核心成员说,声音比平时沉了些,每个字都像经过深思熟虑,
“M 国想当猎人,结果被猎物警告了。我们不能重蹈覆辙,第一步是理解,不是控制。控制只会激怒它,就像激怒一头沉睡的巨兽。”
他顿了顿,指腹摩挲着窗沿的旧痕 —— 那是之前搬设备时,叉车不小心磕到的,留下一道浅坑,后来用腻子补过,却还是能摸到痕迹。
“暂停所有主动刺激实验,先分析装置的能量流动规律 —— 李教授团队查结晶组织的生物电,注意别碰坏探针(每根探针价值 5 万元,且需要三个月定制,基地只有 10 根备用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