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 号原型体…… 生物相容性 91.3%…… 最终测试……‘空白容器’…… 海沟投放……”
M 国竟然要在马里亚纳海沟 —— 这个极有可能是深海网络核心的区域,主动投放他们制造的 “载体”!
“他们疯了!” 年轻的研究员失声喊道,手里的笔记本电脑 “啪” 地掉在地上,屏幕瞬间碎裂,裂纹像蜘蛛网一样蔓延,
“这根本不是试验,是在沉睡的巨龙耳边敲锣打鼓!一旦‘空白容器’被深海网络识别,天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 —— 是激活‘涅盘’协议,让那个未知存在降临?
还是直接触发深海网络的反击,引发全球海啸?
马里亚纳海沟的地质活动本来就活跃,只要深海网络稍微改变一下海沟的岩层结构,就能引发 8 级以上地震,到时候太平洋沿岸的城市都会被淹没!”
他的声音里满是绝望,双手不停地颤抖 —— 他的家乡就在日本东京,距离马里亚纳海沟不远,一旦发生海啸,东京将首当其冲。
陆衍之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他很清楚,M 国的行为已经不是 “玩火”,而是在引爆一颗不知道当量的核弹。
如果 “空白容器” 真的符合要求,深海网络借助它启动了 “涅盘” 协议,人类能否承受这个协议的后果?档案里记载的 “环境改造” 会不会是 “物种替换” 的借口?
如果不符合要求,激怒了深海网络,以它改造海底地形的能力,只需引发一次马里亚纳海沟的地质变动,就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 8 级以上地震和数十米高的海啸 ——
太平洋沿岸的城市,如东京(海拔仅 4 米)、洛杉矶(部分区域海拔低于 10 米)、悉尼(东部沿海海拔低),都会变成一片汪洋,预计将有上亿人受灾。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或者至少…… 要知道会发生什么。”
陆衍之的声音很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被动防御和实验室里的研究,已经跟不上局势的恶化了 ——
他们必须走到前线,亲眼看清深海网络的真面目,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经过 4 小时的紧急磋商,再加上最高层的授权(加密通讯中,总指挥部的回复只有六个字:
“允许冒险,保数据”);
一项名为 “观火” 的冒险计划被敲定。计划的核心很简单:派遣一支最小规模的深潜小队,携带最先进的隐匿和观测设备,秘密前往马里亚纳海沟的信号源附近;
不干预、不接触,只记录 M 国 “载体” 投放的全过程,获取第一手数据 —— 这些数据将是人类应对深海危机的关键。
小队的选拔标准近乎苛刻,每一项标准都经过了反复论证,确保队员能在极端环境下完成任务:
无深海信号接触史:必须与 “利维坦” 和南海事件毫无关联,血液检测中不能有任何深海标记物(检测限 0.001 纳克 / 毫升),避免被深海网络识别。
这是因为之前的 “接收者” 都因接触过信号而被标记,容易引发深海网络的注意。
精神意志坚韧:能在万米深海的幽闭环境(深潜器舱内空间仅 15 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小型卫生间)中保持冷静,还要承受可能来自深海网络的信号干扰 ——
模拟测试中,需要在 1.8 赫兹信号下保持 24 小时清醒,且误差率低于 5%。幽闭恐惧症和神经衰弱患者被直接排除。
专业技能过硬:队长需要有丰富的深潜经验,能应对各种突发故障;技术员需要熟悉深潜器的所有设备,能快速维修;观测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捕捉关键信息。
三人的技能必须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单元。自愿签署 “生死状”:没人能保证深潜器不会被 M 国的反潜设备或深海网络发现;
一旦暴露,深潜器的自持力只有 48 小时,救援成功的概率低于 10%。队员必须自愿承担风险,家属也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最终,三人小队确定下来,他们的档案被列为 “最高机密”,只有项目核心成员能查阅:
队长李默少校:35 岁,前海军深潜部队成员,有 12 次万米深潜经验。2023 年 “万米海试” 中,他驾驶的 “深潜者 - IV” 遭遇氢燃料电池管路破裂 ——
氢燃料电池是深潜器的主要能源,破裂后可能导致爆炸。在 米深海、4℃ 的低温环境中,他仅凭手电筒的光;
手动用备用密封胶带修复了管路(密封胶带能承受 100 兆帕的压力),在氧气仅剩 30% 的情况下,坚持 3 小时后成功返航,因此获得 “深海勇士” 勋章。
他性格沉稳,临危不乱,是队长的不二人选。
技术员陈曦:29 岁,“隐梭” 深潜器的总设计师之一,熟悉所有设备的应急操作。她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船舶工程专业,博士期间主攻深潜器设计,参与了 “隐梭” 的研发全过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