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47 年全球生态灾难全面爆发的背景下,地表城市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北美大陆因电网瘫痪导致纽约、洛杉矶等大都市连续三周陷入黑暗,超市货架被抢购一空,街头暴力冲突频发;
欧洲多国因石油资源枯竭,交通系统彻底停滞,民众不得不依赖徒步出行;亚洲部分沿海城市则因海平面上升被淹没,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落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边缘、深度达 米的 “龙宫” 深海基地,如同一片与世隔绝的净土,
凭借其独立于全球能源网络的闭环系统和灾前十年的战略储备,仍在勉强维持着正常运转。
这座耗费 20 年、投入超 5000 亿美元建成的深海科研堡垒,不仅是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前沿阵地,更成为了灾难中少数得以存续的 “生命方舟”。
基地物资储备区位于地下 300 米处,采用三层防压隔舱设计,外层由厚度达 50 厘米的特种合金钢打造,
能抵御海沟底部高达 1100 个大气压的极端压力,中层为缓冲泡沫层,内层则铺设了防腐蚀涂层,确保储备物资不受海水侵蚀。
其中粮食存储舱的恒温系统由两台独立的制冷机组供电,始终稳定在 5℃,即使一台机组出现故障,另一台也能在 10 秒内自动切换,保障温度不出现波动。
货架上整齐码放着三种核心补给:
每袋含 3500 大卡热量的军用压缩食品,这种食品采用真空冻干技术,将肉类、谷物、蔬菜等食材压缩成密度极高的块状,仅需 50 克就能满足成年人半天的能量需求,主要供深潜作业人员使用 ——
他们每次下潜作业时长可达 8 小时,体力消耗巨大,这种高能量食品能快速为其补充能量。据统计,深潜作业团队每月消耗此类压缩食品约 1.2 吨,占粮食总消耗量的 30%。
脱水蔬菜舱内则通过智能分类货架,将脱水胡萝卜、西兰花和菠菜分别存放于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了湿度传感器,确保湿度控制在 15% 以下,防止蔬菜受潮变质。
这些脱水蔬菜经过特殊的冻干技术处理,在零下 50℃的低温环境中快速冻结,再通过真空干燥去除水分,能保留 90% 以上的维生素,远高于传统烘干技术 60% 的维生素保留率。
用基地净化水浸泡 10 分钟后,蔬菜就能恢复新鲜口感,口感与新鲜蔬菜相差无几。
基地日均消耗此类脱水蔬菜约 200 公斤,其中菠菜消耗量最大,占比达 40%,因其富含铁元素,能有效预防深海环境中常见的缺铁性贫血。
冷冻肉类舱则采用了双级制冷系统,确保舱内温度稳定在零下 18℃,这个温度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肉类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同时抑制细菌滋生。
舱内冷藏着牛肉、鳕鱼和鸡肉等食材,总储备量达 180 吨,其中牛肉 60 吨、鳕鱼 80 吨、鸡肉 40 吨。
鳕鱼作为深海作业人员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富含 Omega-3 不饱和脂肪酸,能缓解长期高压环境下的疲劳感,因此储备量最多。
按基地 1200 名工作人员每人每天 120 克的配额计算,这些肉类恰好能支撑 18 个月。
此外,考虑到 15% 素食者的饮食需求,基地还单独开辟了面积达 500 平方米的豆制品存储区,仅非转基因大豆的储备就有 50 吨,这些大豆可通过基地内的豆制品加工设备,
加工成豆腐、豆浆、豆干等多种食品,每月能生产约 3 吨豆制品,确保饮食供给的全面性,避免因饮食单一导致工作人员出现营养不均衡问题。
在能源供应方面,基地地下 200 米处的小型核反应堆是核心动力源,其采用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压水堆反应堆,安全性实现了质的飞跃。
传统压水堆在发生事故时可能出现堆芯熔化的风险,而高温气冷堆采用石墨作为慢化剂,氦气作为冷却剂,即使在失去冷却的情况下,堆芯也能通过自然散热维持安全温度,不会发生堆芯熔化。
反应堆内装载的铀 - 235 燃料棒,总核素量达 250 公斤,这些燃料棒采用陶瓷燃料元件,能有效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按照基地日均 1200 千瓦时的能耗计算,其中科研设备能耗占比最高,达 50%,生活用电占 30%,其他设备用电占 20%,这些燃料还能维持 5 年稳定供电。
为严防泄漏风险,工程组制定了严苛到近乎苛刻的检测流程:
每天早 8 点、午 2 点、晚 8 点,三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会携带便携式辐射检测仪和温度传感器,进入反应堆控制室进行全面检查。
他们不仅要记录反应堆堆芯温度(需控制在 750℃-850℃之间,温度过高会影响反应堆效率,过低则可能导致反应停止)、冷却剂压力(稳定在 7MPa)、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