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队长,崔大叔,小张推了推眼镜,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这些蟹壳,可是好东西啊!它们含有丰富的甲壳素!
甲壳素?那是啥玩意儿?老崔疑惑地问。
是一种很有用的工业原料,小张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可以做成手术缝合线、人造皮肤,还能用在纺织、印染、净水很多方面!现在国外需求很大,咱们国内刚开始研究。如果你们能稳定提供大量优质的蟹壳,我可以联系我的老师和同学,看看能不能帮你们找到销路,或者 even 引进一些小型的初加工设备!
这番话,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郭春海立刻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变废为宝的契机。他和小张仔细商讨了合作的可能性,包括蟹壳的收集、干燥、初步粉碎等环节。
回到屯里,郭春海立刻召集众人开会,将小张提到的甲壳素的事情告诉大家。起初,很多人将信将疑,觉得蟹壳能卖钱是天方夜谭。但在郭春海的坚持和解释下,大家决定试一试。
与此同时,乌娜吉也带着妇女们行动起来。这么多螃蟹,光靠卖蟹壳肯定不行,肉也不能浪费。她们支起大锅,将一部分螃蟹蒸熟,拆出蟹肉,熬制成鲜美的蟹肉酱,或者做成易于储存的蟹肉干。蟹黄则被精心剔出,用来制作蟹黄酱或者蟹豆腐。就连看似无用的蟹腿,也被烘干磨成粉,成为提鲜的调味料。整个屯子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蟹鲜味。
几天后,小张带来了好消息。他省城的老师对这批蟹壳很感兴趣,愿意先订购一批样品,并且提供了一套简单的蟹壳清洗、晾晒、粉碎的流程方法。虽然首批订单金额不大,但无疑验证了这条路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郭春海并没有忘记此次遭遇带来的教训。他组织格帕欠、老崔等有经验的老船员,结合这次和以往的经验,开始系统地记录不同季节、不同海域出现螃蟹聚集的情况,试图总结规律,以便在未来捕捞时能够主动避开,或者,在确认不影响主要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捕捞。
他还提议,在屯里建立一个简单的蟹类资源观测点,定期观察附近海域螃蟹的种群数量和活动规律,为长期的、可持续的捕捞作业提供依据。这个提议得到了屯里老把头和干部们的支持。
又是一个傍晚,码头上灯火通明。不再是单纯的分拣渔获,而是分工有序的加工场面。一部分人处理着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鱼类,另一部分人则熟练地蒸蟹、拆肉、清洗蟹壳、晾晒粉碎。空气中混合着鱼腥味和蟹鲜味。
托罗布老爷子看着这繁忙而充满生机的景象,捋着胡须对郭春海说:山有山路,海有海路。遇到了坎,能迈过去,就是本事。你小子,脑子活,看得远。
乌娜吉端来一大盆刚蒸好的、红彤彤的梭子蟹,招呼着大家歇歇脚,尝尝鲜。众人围坐过来,就着姜醋,剥开热乎乎的蟹壳,肥美的蟹肉和饱满的蟹黄立刻驱散了秋夜的寒气和连日的疲惫。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举着啃干净的蟹腿当玩具打闹。
郭春海也拿起一只螃蟹,慢慢剥着。蟹壳坚硬,需要技巧和耐心。他看着在灯光下泛着微光的蟹壳,想起小张说的甲壳素,想起未来可能打开的新销路,也想起海洋那变幻莫测的脾气。
风浪带来的意外,未必全是损失。有时候,它也可能逼迫着人开辟出新的航路。夜色渐深,海港里的灯火与天上的星光连成一片,映照着这片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海岸。明天的海洋会带来什么,无人知晓,但只要这艘船还有人敢于扬帆,还有智慧应对风浪,故事就远未结束。
喜欢重生83:带兄弟赶山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83:带兄弟赶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