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引领着海军巡逻艇,披着夕阳的金辉,凯旋而归。码头上早已是人头攒动,不仅狍子屯的男女老少几乎倾巢而出,连县里的一些干部和闻讯赶来的其他村镇的渔民也聚集在此,都想亲眼看看这载誉归来的船队,听听那神秘沉船的消息。
船刚靠稳,跳板尚未搭牢,陈教授就第一个冲下了船,他手里紧紧攥着那个装着嘉靖通宝的样品袋,脸上洋溢着无法抑制的兴奋与红光,仿佛年轻了十几岁。他几乎是跑着来到等候在码头的孙副馆长和李主任面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老孙!李主任!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嘉靖通宝!沉船可以确定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商船!还有大量内部结构影像资料!价值无可估量啊!”
孙副馆长接过样品袋,仔细看了看那几枚锈迹斑斑却意义非凡的铜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重重地拍了拍陈教授的肩膀:“老陈,辛苦了!你们立了大功了!”随后,他又看向正从“蛟龙号”上走下来的郭春海、格帕欠等人,目光中充满了赞许。
李主任更是满面春风,这次重大发现发生在他的辖区,主要发现者和协助者又是他治下的百姓,这无疑是一笔沉甸甸的政绩。他上前紧紧握住郭春海的手:“春海同志!好样的!你们为咱们县,为国家立了大功了!”
码头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乡亲们与有荣焉,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二愣子、老崔等人挺直了腰板,享受着这瞩目的荣光,连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接下来的几天,狍子屯俨然成了整个地区的焦点。孙副馆长、陈教授等人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在县招待所下榻,一方面整理此次取证的资料,撰写初步报告向上级汇报;另一方面,也开始与郭春海等人详细商讨后续可能的水下考古发掘的初步构想和协作方案。
几天后,一个更为隆重的仪式在县人民礼堂举行。礼堂主席台上方悬挂着红底白字的醒目横幅——“表彰明代沉船发现与保护有功单位及个人大会”。台下座无虚席,除了县里的各级干部、各界代表,狍子屯的乡亲们也被特意安排在了前排位置,郭春海、格帕欠、老崔、二愣子、乌娜吉等核心人员更是被请上了主席台就坐。
大会由李主任亲自主持。孙副馆长首先代表国家文物局宣读了表彰决定,高度赞扬了郭春海及其“蛟龙号”船队发现并保护重要水下文化遗产的爱国行为和高度觉悟,授予“蛟龙号”船队“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郭春海、格帕欠“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虽然奖金数额对于那二十万的诱惑来说不算什么(郭春海个人获得五百元,船队集体获得两千元),但这代表国家的认可和荣誉,其意义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接着,陈教授作为专家代表发言,他激情洋溢地阐述了此次沉船发现的重大历史意义和考古价值,再次对郭春海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协作精神表示了高度肯定,并展望了未来水下考古发掘的美好前景。
最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位一直话语不多的张参谋长走上了讲台。他身姿挺拔,目光如炬,环视全场,整个礼堂瞬间安静下来。
“同志们!”张参谋长的声音洪亮有力,“郭春海同志及其船队,此次不仅发现了重要的历史文物,更在随后的水下取证作业中,展现出了出色的专业技能、无畏的勇气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他们与我们的海军潜水员并肩作战,配合默契,圆满完成了任务!”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郭春海身上,变得更加锐利而深沉:“鉴于郭春海同志的表现,以及其熟悉海况、精通航海的特殊技能,经报请上级批准,决定特聘郭春海同志为海军某部‘编外海事顾问’,授予预备役少校军衔!”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编外顾问!预备役少校!这可不是普通的荣誉头衔,这意味着郭春海从此拥有了一层半官方的身份,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拥有了持枪自卫的权利!这在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尤其是在民间,是极其罕见和特殊的荣誉!
工作人员捧上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套崭新的、没有肩章的海军预备役军官制服(主要是象征意义,日常不需穿着),一本深红色的聘书,以及一本持枪证!
张参谋长亲自将聘书和持枪证交到郭春海手中,用力握了握他的手,低声道:“郭顾问,以后在海上的事情,可能还要多倚重你。这枪,是给你防身用的,记住,原则和纪律,永远是第一位的!”
郭春海内心震撼无比,他深吸一口气,挺起胸膛,向张参谋长和在场的领导敬了一个虽然不算标准却无比郑重的军礼:“请首长放心!郭春海一定恪尽职守,不负信任!”
这一刻,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狍子屯的乡亲们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看着台上那个穿着普通棉袄、却仿佛散发着光芒的年轻后生,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自豪。老崔使劲拍着巴掌,金牙闪耀,二愣子更是蹦跳着欢呼起来。乌娜吉坐在台上,看着丈夫坚毅的侧脸,眼中泪光闪烁,那是喜悦与骄傲的泪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83:带兄弟赶山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83:带兄弟赶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