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西侧,那座庄严肃穆的苏式建筑群厚重的红木大门缓缓开启。
初八午后的寒风裹挟着会议厅内尚未散尽的凝重与烟味,扑面而来。
与会者鱼贯而出,脚步或沉稳、或急促、或略显沉重,汇入长安街初春凛冽的风中。
深灰色、藏青色的行政夹克汇成一片流动的深海,在铅灰色的天幕下涌向各自的座驾。
陈阳走在人流中,步伐不疾不徐。白发在寒风中纹丝不乱,深灰色的夹克熨帖地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他脸上依旧带着那份沉静的温和,眼神深邃,仿佛刚才那场决定玄门未来格局、牵动无数神经的惊雷,只是拂过他心湖的一缕微风。
刚走到停车场边缘,一个挂着“新华通讯社”证件、眼神锐利的年轻记者便敏捷地穿过人群,将录音笔递到了陈阳面前,话筒几乎要碰到他的衣襟。
“陈司长!陈司长请留步!”记者的声音带着职业性的急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我是新华社记者胡杨!刚刚结束的联席扩大会议通过了玄门规范化管理的总体方案,您作为宗教政策法规司的领导,能否请您谈谈此刻的感想?您认为这场改革最大的难点和意义在哪里?对未来有何展望?”
寒风卷起地上的微尘。
陈阳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迎向记者热切的眼神和那黑洞洞的录音笔。
他微微侧身,避开风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周围的嘈杂:“玄门传承千年,是华夏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规范管理,非为限制,而是正本清源,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福祉。这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远处巍峨的红墙,语气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的厚重感:“最大的难点?在于平衡。平衡传统与现代,平衡监管与发展,平衡各方关切与整体利益。如同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导。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且能被各方接受的规则体系。意义?在于守护。守护阴阳秩序,守护文明薪火,守护亿万普通百姓不受邪术侵扰的安宁生活。至于未来……”
陈阳嘴角浮现一丝极淡却坚定的弧度,如同冰封湖面下涌动的暖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相信,在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玄门这片古老的土地,终将开出符合时代精神、造福社稷苍生的新花。”
他没有慷慨激昂,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平实而精准的表述,将一场可能引发滔天巨浪的改革,锚定在“服务”、“守护”、“平衡”这些最朴素也最核心的价值上。
记者飞快地记录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这位年轻司长的格局与定力,远超他的年龄。
陈阳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走向停车场深处那辆不起眼的黑色帕萨特。
司机张胜已拉开车门。
“陈司长,恭喜啊!这步棋,走得可真够快的!”一个带着明显讥诮意味的声音自身侧响起,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风声。
陈阳脚步微顿,侧身。只见王渊与一位年约六旬、气度沉凝的老者并肩走来。老者身材中等,面容清癯,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久居上位的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正是王薇的父亲,王家在庙堂的掌舵人之一,王政廷。
王渊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眼神里的怨毒几乎要溢出来:“一场大会,李家高屋建瓴,这‘玄门规范化’的大旗算是牢牢插稳了。我们这些跟不上趟的,也只能在后面摇旗呐喊了。只是,”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尖刻,“步子迈得这么大,陈司长就不怕扯着裆?”
王政廷抬手,轻轻按了一下王渊的手臂,动作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制止意味。他目光落在陈阳脸上,嘴角扯出一个极其公式化的微笑,声音平和,却字字如冰锥:“陈司长年轻有为,魄力惊人。李家有婿如此,玉京兄好福气。规范化管理,利国利民,大势所趋,王家自然鼎力支持。只是,”他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钉住陈阳,“这舵轮交到年轻人手里,方向固然要准,掌舵更要稳。庙堂水深,江湖树大,还望陈司长……好自为之,莫要辜负了中央的信任和这来之不易的局面。”
寒风卷起地上的细雪沫,打着旋儿。
陈阳脸上那抹惯常的温和笑意丝毫未变,如同冰封湖面不起波澜。他微微颔首,目光坦荡地迎向王政廷那极具压迫感的审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带着一种磐石般的沉稳:
“王书记过誉,王教授言重。在其位,谋其政。玄门积弊千年,乱象丛生,已成国家肌体之痈疽,社会安定之隐患。规范化管理,非为一家之利,实为江山社稷之重,生民福祉之需。中央明断乾坤,高瞻远瞩,陈阳不过尽己所能,拾遗补阙,略尽绵薄。”
他顿了顿,语气依旧平和,却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庙堂水再深,深不过民心向背;江湖树再大,大不过国法纲纪。只要秉持公心,循正道而行,何惧之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