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间隙的“漩涡眼”中,沈翊的意识如同一叶在惊涛骇 浪中颠簸的孤舟。他不再被动地承受周围破碎法则的冲击,而是将全部心神沉浸在对那道“伤疤”——那道因“观察者”内部冲突而产生的、尚未完全愈合的维度裂隙——的感知中。
守墓人印记中关于“观察者”弱点的知识,此刻成了他解读这片混乱的罗塞塔石碑。他不再将那些破碎的、互相矛盾的法则线条视为无法理解的噪音,而是尝试去理解它们“破碎”的方式和原因。他发现,这些法则碎片并非完全随机,其断裂处往往呈现出一种被某种绝对力量强行“掰断”或“抹平”的痕迹,这正是“静滞”力量作用的表征。
而在这片断裂带的中心,那道细微的“伤疤”处,法则的“流动性”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它就像一道永不愈合的渗水裂缝,不断有极细微的、未被完全“静滞”的高维信息从中渗出,形成一圈圈几乎无法察觉的“法则涟漪”。
沈翊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意识去“触碰”其中一道微弱的涟漪。
刹那间,他“看”到的不是图像,不是声音,而是一种纯粹的“关系”变化——那是关于空间如何弯曲、时间如何流逝、能量如何转换的最本源的、动态的规则片段。这种感觉转瞬即逝,却让他灵魂战栗。他接触到的,是“静滞”帷幕之后,宇宙原本应有的、充满生机的“背景辐射”!
这涟漪太过微弱,无法用来对抗什么,但它证明了一件事:“静滞”并非完美无缺,这个宇宙的“动态”本质,仍在最细微的层面顽强地存在着,如同被压在巨石下的种子,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机。
“这就是……希望……”沈翊在意识深处喃喃。他不再感到孤独和绝望,因为他找到了敌人铠甲上那道几乎看不见的裂纹。他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法则涟漪”,理解它们产生的机制,甚至……尝试去放大它。
他将注意力集中到胸前那枚越来越烫的徽章上。这枚星语者遗物,似乎对这类“动态”信息格外敏感。他尝试引导徽章的力量,不是去对抗周围的静滞,而是去“共振”,去小心翼翼地放大那道“伤疤”处渗出的微弱涟漪。
徽章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嗡鸣,表面古老的纹路闪过一丝流光。果然,那道法则涟漪的波动,似乎增强了一点点,持续的时间也延长了微不足道的一瞬!
有效!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这证明了他的思路是可行的!他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囚徒,终于找到了镣铐上的一丝松动。他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安静的环境来研究,但这个维度间隙显然不是久留之地,“观察者”的监控随时可能重新聚焦于此。
他必须离开,前往守墓人印记中指示的那个“可能性汇聚点”的实体坐标——那可能是一个更稳定的、能够暂时避开“观察者”目光的藏身之所。
……
Zeta-7星球,“微缩领域”内。
李斯特站在那株变异的光芒蘑菇旁,感受着领域发生的奇妙变化。领域向下延伸出的无形“根须”,仿佛真的扎进了星球的地壳深处,与那条乳白色的、充满怨念的“静滞回响”之河建立了某种危险的联系。
一开始,这种联系只是单方面地汲取河流中沉寂的能量,勉强维持领域的消耗。但很快,更复杂的事情发生了。
“它们……在说话……”菌盖意识传来一阵混杂着困惑和明悟的波动。
李斯特凝神感知,果然发现,通过那些无形的“根须”,领域似乎不仅能汲取能量,更在被动地接收着那条河流中蕴含的海量信息——不仅仅是星语者文明毁灭时的痛苦记忆,还包括了这个星球被“静滞”前,无数岁月里沉淀下的所有生命印记、地质变迁、甚至是大气的流动模式等庞杂的星球记忆碎片!
这些信息如同浑浊的洪水,涌入领域,涌入菌盖意识,也间接冲击着李斯特的意识。若非有“星火印记”作为核心过滤器,光是这信息洪流就足以将他和菌盖意识冲垮。
菌盖意识这个新生的、稚嫩的星球意志,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求生的本能集合体,它开始“阅读”星球的记忆,理解“静滞”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创伤,甚至开始尝试去“理解”那些构成痛苦回响的远古星语者的情感和思维模式。
领域内部的环境,也开始受到这些星球记忆的影响。时而,领域内会短暂地模拟出Zeta-7星球某个远古时代的生态环境片段——奇异的植物虚影、早已灭绝的生物低吼;时而,又会弥漫开星语者文明鼎盛时期的城市光影和灵能低语。这些景象虚幻不定,却让这个小小的领域,仿佛成了一个承载着星球亿万年历史的、活着的博物馆。
李斯特能感觉到,菌盖意识正在变得……更复杂,更“像”一个真正的意识。它开始提出一些超越生存本能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战神图谱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战神图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