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府血案,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入一瓢冰水,瞬间炸响了整个云泽朝野。
皇帝雷霆震怒之下,由刑部侍郎张垣(素以铁面无私着称)、大理寺少卿李文(皇帝心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赵铭(清流代表)组成的“三司会审”钦差团队,带着如朕亲临的金牌和一支精锐禁军,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河间府。
钦差行辕直接设在了府衙大堂,气氛肃杀。张垣一到,立刻雷厉风行地采取了行动。
首先,他以“护卫不力、有失察之责”为由,将河间府知府、辖下县令等一干地方官员全部停职软禁于府衙后堂,隔绝内外联系。此举迅雷不及掩耳,有效防止了地方官员与李半城串供或销毁证据。
紧接着,禁军直接包围了李家庄园,将李半城及其所有家眷、心腹管家、参与行凶的恶仆全部锁拿归案,分开严密关押。庄园内的所有账册、地契、往来书信被尽数查封,送入行辕。
然后,张垣亲自带队,重返李家坳血案现场。时值春日,血迹已渗入泥土变为深褐色,但打斗的痕迹、散落的棍棒、以及方诚等人被拖行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张垣命画师详细绘制现场图,令仵作仔细勘验每一寸土地,甚至找到了几片不属于方诚等人的破碎衣料和一枚跌落在草丛深处的、属于某个恶仆的腰牌。
最重要的突破,来自于对分开审讯的恶仆们的攻心。这些豪奴平日里仗势欺人,但一旦被分开关押,面对如狼似虎的刑部差官和明晃晃的刑具,心理防线很快崩溃。有人为了活命,开始争先恐后地招供,指认是管家李福奉了李半城的命令,带他们前去“教训”清丈使,并详细描述了行凶过程。甚至有人供出,李半城事后曾赏赐他们银钱,并威胁谁敢泄露就杀谁全家。
口供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然而,当张垣提审李半城时,这个横行一方的大地主却异常狡猾顽固。他矢口否认指使行凶,将所有罪责都推给管家李福,声称是李福“误解了他的意思”,“私自行动”,自己对此毫不知情。他甚至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哭诉清丈使“强量民田”、“欺压乡绅”。
审讯一时陷入了僵局。李福在单独审讯中,也咬牙扛下了所有罪责,声称是自己为了保护李家产业,自作主张。
张垣深知,仅凭殴伤朝廷命官(方诚虽重伤但未死)和恶仆的口供,虽能定李半城纵奴行凶、管理不善之罪,却难以给予其致命打击,更无法深挖其背后的保护伞。必须找到更直接的证据,证明李半城是主谋,并揭开其田地隐匿、偷漏赋税的老底。
就在这时,负责清查李家账册的李文那边,取得了重大发现!
李家的明面账册做得天衣无缝,但李文是个心思极其缜密的人,他发现李家近几年的粮食产出与明面田亩数严重不符!其粮仓规模、牲畜数量、乃至日常开销,都远超其登记田亩所能支撑的极限。
“必有暗账!”李文断定。他下令对李家庄园进行地毯式搜查,甚至掘地三尺。
终于,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密室夹墙里,搜出了李家的真正账册——暗账!上面清晰记录了李家实际拥有的、远超册籍登记的田亩数量,每年隐匿的巨额田租收入,以及向各级地方官员(从县令到府衙判官、甚至包括已致仕的一位前户部官员)行贿的详细记录!时间、地点、金额、经手人,一清二楚!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最近的一笔记录中,赫然发现李半城曾向京城“崔府”送过一笔巨额的“年敬”!而就在血案发生前几日,暗账上记录了一笔特殊的支出,名为“应急酬劳”,接收人赫然就是那个已死的管家李福!金额远高于平常。
铁证如山!
张垣立刻再次提审李半城。当那本暗账摔在他面前时,李半城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浑身瘫软如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不仅殴官之罪坐实,更有隐匿田产、偷漏国税、巨额行贿之罪,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他抄家灭族!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确凿证据面前,李半城的精神彻底崩溃。他不仅承认了指使李福殴打清丈使的事实,为了活命,更是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将如何通过崔家族亲牵线,向京中崔浩行贿,以求庇护;如何与地方官员勾结,篡改田亩册籍,逃避赋役;乃至以往欺男霸女、为祸乡里的诸多罪行,全都招供了出来!笔录厚厚一叠,触目惊心!
三司不敢怠慢,立刻六百里加急,将李半城的供词、暗账关键页的抄本、以及所有证据链的汇总,密封呈送京城。
消息传回,京城再次震动!这一次,不再是震惊于地方豪强的嚣张,而是震惊于此案牵扯出的庞大利益网络和朝中高官!
崔浩府邸,一夜之间被禁军暗中监控起来。王琮老丞相再次“称病”不出,其门下官员人人自危。
皇帝在紫宸殿上,看着那厚厚的供词和暗账抄本,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想到,一个地方豪强,竟能牵扯出如此多的蠹虫!甚至直指他的户部侍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