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漫过村头的老槐树,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小满站在村委会的窗前,看着村民们扛着锄头走向田间,年轻人抱着电脑奔向电商产业园,嘴角扬起一抹欣慰的微笑。
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而新的故事,正从这个寻常的清晨开始。
一、产业融合的新脉动
村里的电商产业园早已热闹起来,打包声、键盘敲击声、主播们的介绍声交织成活力十足的乐章。
李婶的农家菜馆就在产业园隔壁,如今她的生意不再局限于堂食——通过电商平台,她的手工辣酱成了网红产品,每天都有上百单快递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小满书记,你看这是昨天的订单,光辣酱就卖了三百瓶!”李婶举着手机冲进村委会,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屏幕上,“乡村味道”店铺的页面闪着红色的销量数字,旁边还挂着李婶在自家辣椒地劳作的照片。
林小满接过手机翻看:“李婶,这‘田间直采’的标签加得好,顾客就喜欢看这种真实的生产场景。对了,下周县里要办农特产品展销会,我给您报了名,到时候带着新做的剁椒去,准能吸引更多客户。”
“哎哎好!”李婶乐得合不拢嘴,转身又风风火火地跑回店里打包,“得赶紧把今天的订单发出去,可不能耽误了!”
电商产业园的角落里,几个年轻人正围着电脑讨论直播脚本。
去年从城里回来的大学生王磊,正带着团队策划“二十四节气直播季”,今天要拍的是“小满”主题——他们会去稻田里直播插秧,教网友辨认秧苗和杂草,再用新收的豌豆做几道家常菜。
“小满书记,您来啦!”王磊抬头打招呼,“我们昨天试播了‘立夏尝新’,在线人数破万了,好多人问什么时候能买到咱们村的新米。”
林小满凑过去看屏幕:“脚本里加一段老农学插秧的镜头,老一辈的经验最有说服力。对了,把村里的‘智慧农业监测屏’也放进直播,让大家看看咱们用科技种庄稼的新鲜事。”
她指着远处田埂上的电子屏,上面实时跳动着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水稻生长周期的数据,“这不仅是卖点,更是让大家相信咱们农产品品质的底气。”
王磊连连点头:“明白!这就加进去。”
产业融合的触角早已延伸到村子的各个角落。村尾的竹编工坊里,陈师傅带着几个徒弟赶制一批新订单——这些竹编灯罩要搭配着村里生产的香薰蜡烛,组成“乡村夜话”礼盒,发往一线城市的精品店。工坊墙上挂着设计师画的草图,竹条的弧度、编织的密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旁边还贴着陈师傅手写的“竹性刚柔,需顺其纹理”的老经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二、生态画卷的新笔触
村西的湿地保护区里,护林员老张正带着几个孩子观察新来的候鸟。望远镜里,几只白鹭在水面掠过,翅膀划出优美的弧线。孩子们的惊呼声惊起了芦苇丛里的麻雀,扑棱棱的声响惊碎了水面的倒影。
“张爷爷,这些鸟是从哪里来的呀?”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仰着小脸问。
老张指着远处的监测站:“等会儿去看屏幕,上面能显示它们的迁徙路线,有的从南边飞了几千公里呢。”他口袋里揣着林小满刚发的“生态积分卡”,巡逻时拍的鸟类照片、清理的垃圾数量,都能换成积分,月底能去村超市兑换日用品。
湿地边缘的生态停车场刚建成,地面铺着草坪砖,雨水能直接渗进地下。旁边的污水处理站正嗡嗡运转,处理后的清水顺着管道流进人工湿地,菖蒲和芦苇在水里舒展叶片,成了新的景观。林小满沿着木栈道走过去,迎面碰上正在采样的环保技术员小李。
“小满书记,这是今天的水质报告,COD(化学需氧量)又降了0.5毫克/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了!”小李递过检测报告,上面的曲线图一路向下,“您看,自从咱们搞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处理体系,加上这湿地净化,水是一天比一天清。”
林小满看着水里游弋的小鱼,想起三年前这里还是堆满垃圾的臭水沟,不由得感慨:“当初拆那些违规搭建的猪圈时,多少人骂咱败家,现在看看,这水清了、鸟来了,游客也愿意来了,谁还能说生态不值钱?”
不远处的有机稻田里,老杨正指挥着无人机施肥。这架无人机能根据土壤数据精准撒播有机肥,比以前人工施肥节省一半用量。“小满书记,你看这稻子,不用化肥长得照样精神!”老杨操控着遥控器,脸上的笑容比稻穗还饱满,“上周有机认证机构来复查,说咱这土壤有机质含量又提高了,下个月就能拿到新认证,到时候价格还能再涨一成!”
田埂上的太阳能杀虫灯闪着微弱的光,旁边的虫情测报灯里,诱捕的害虫被分类装在标本盒里,等着技术员来分析。这些“科技卫士”守护着稻田的安全,也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