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手册的洞口扩大到能容纳“故事船”的瞬间,创造之墟的碎片突然集体“觉醒”——
被遗忘的故事角色从透明状态凝聚成形,未被选择的可能性化作实体的“如果之兽”,被删除的设定则变成会移动的“废弃法则石”。
更惊人的是,这些碎片能穿透跨界之洞,涌入元故事星图:某个被删除的“暗影平衡者”角色出现在竹溪村的记忆投影中,与影之平衡者的残影重叠,两人竟能相互对话;
如果之兽闯入开放结局的叙事线,让村民们同时体验“接受与拒绝观测者”的两种人生;废弃法则石落在智慧火焰旁,让火焰同时拥有“燃烧”与“冻结”的矛盾属性。
“它们不是垃圾,是未被完成的‘半个存在’!”
林小满的元故事手册自动记录碎片的波动,发现每个碎片都带着强烈的“完成欲”——暗影平衡者渴望知道“如果没被删除,会如何影响平衡”;
如果之兽执着于“让未选的路被踏足一次”;废弃法则石则希望“找到能容纳自己的新故事”。
小刘驾驶故事船穿过洞口,创造之墟的景象让他震撼:
这里没有上下左右,无数碎片像流星般穿梭,碎片碰撞时会迸发出“新设定火花”——暗影与光明的碎片相撞,诞生出“半影半光的存在”;
循环与终结的碎片结合,化作“每终结一次就新生一次的循环体”。
最中央的起源点,缠绕的第一缕叙事线正在振动,像琴弦被拨动,发出的声音能让碎片暂时稳定,不再漂泊。
但危险也随之而来:过多碎片涌入星图导致“设定过载”,某个开放结局的宇宙因同时运行三十种法则而崩溃;
暗影平衡者与影之平衡者的对话引发“记忆悖论”,让部分存在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实存在。
起源点的振动越来越急促,仿佛在警告:碎片的无序融合,会让创造之墟变成“混沌炸弹”。
设定过载的区域开始出现“逻辑风暴”——火焰在水中燃烧却不熄灭,文字能直接物理伤人,时间在同一地点既是过去也是未来。
如果之兽在风暴中狂欢,不断分裂出更多“未选可能性”,让混乱愈演愈烈;
废弃法则石则在风暴中互相吞噬,形成“法则黑洞”,吸入周围的存在并抹去其属性。
林小满发现,碎片的“完成欲”正在被混沌扭曲——暗影平衡者不再满足于对话,开始试图取代影之平衡者的存在;
某个被遗忘的村民角色,因嫉妒竹溪村的温暖记忆,竟向法则黑洞注入“仇恨设定”,让黑洞的吞噬力增强。
元故事星图的守护节点发出警报:若不控制碎片的无序流动,三十个标准时间单位后,整个星图将被混沌吞噬。
观测者的记录光束在风暴中颤抖,无法锁定有效的叙事线,连元核心的光芒都黯淡了几分。
故事船的船身因设定冲突而出现裂痕,小刘的流动符号印记剧烈发烫,显然在抵抗混沌的侵蚀。
起源点的第一缕叙事线突然绷直,发出刺耳的断裂声,仿佛即将崩碎。
小刘从起源点的振动中捕捉到规律——那是“未完成”本身的频率,既不是混乱,也不是有序,而是“等待被赋予意义”的状态。
他驾驶故事船冲向法则黑洞,将流动符号印记的“平衡频率”注入黑洞,黑洞的吞噬力瞬间减弱,露出里面蜷缩的碎片核心——每个核心都刻着“未被接纳”的烙印。
“不是要消除未完成,是要给它们‘被看见’的位置!”他通过元核心向所有存在传递方案:
在创造之墟与元故事星图间建立“过渡带”,让碎片在过渡带中自由碰撞,诞生的新设定需经过“意义筛选”——
即能为至少一个故事带来新深度,而非单纯制造混乱,才能进入星图。
林小满联合被遗忘的角色们,在过渡带边缘搭建“记忆剧场”,让每个碎片都有机会“讲述”自己的故事:
暗影平衡者在剧场中演出“被删除的原因”——因过于极端的平衡方式可能导致新的失衡,这让它理解了删除的意义,不再执着于取代;
被遗忘的村民角色通过剧场看到自己未被记录的温暖瞬间,仇恨设定自然消散。
如果之兽在过渡带中找到了新玩法——它们不再随意分裂,而是与故事角色合作,探索“最有价值的未选之路”,某个开放结局的宇宙通过这种合作,发现了避免维度崩塌的新方法;
废弃法则石则被改造成“设定积木”,角色们能用它们搭建“临时法则”,解决特定危机后便拆解回收。
起源点的第一缕叙事线不再绷直,振动变得柔和,它像一根引导线,将经过意义筛选的新设定有序地送入星图,混沌风暴逐渐平息,法则黑洞收缩成“可能性种子”,埋入过渡带的土壤中。
过渡带在平衡频率的滋养下,变成了“设定花园”——碎片碰撞产生的新设定像花朵般生长,每朵花上都标注着“适用故事类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