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媒?”
“新科状元?”
贾元春愣了愣,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要出嫁了。第二反应就是,对方高矮胖瘦,相貌如何?何方人士?年龄几何?
贾元春正在愣神的时候,抱琴似乎很兴奋:“姑娘,你知道那个新科状元是谁吗?就是那个乡试解元、会试会元,现在的新科状元,三元及第嗳...对对对,就是那个杨顺平。”
“是他?”
不知为何,贾元春心中忧虑尽去,反而有些小激动,甚至是期待。
对于这个名字,贾元春并不陌生...不仅仅是因为杨顺平三元及第,而是有一次,自己的兄长贾珠,应忠勇郡王所邀赴宴,就曾提起过杨顺平。
那次,她在母亲寝室里间,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毕竟,曾经的她为了入宫,不仅仅学习了琴艺,还学了女红。
入宫这几年,没有再做过女红,有些手生了,而她毕竟还是要嫁人,怎么可能不学习女红?
无论高低贵贱,纵然公主都要学习做女红。
这是贤德的标准之一。
母亲并没有亲自教她,因为母亲出身武将世家,其实...识字不多,读书不多,这是王家女儿的共性,比如琏二奶奶...
琏二奶奶嫁过来之后,自己也是练字读书的...据说现在算账很厉害。
他学习女红的时候,兄长贾珠归来请晚安...在外间就说,这次酒宴,忠勇郡王请了一个怪人,出身平庸,父母双亡的长安人氏,是会试会元,忠勇郡王很多不经意的地方,对他很是尊敬。
还说此人身高五尺四寸左右(185公分左右),相貌算不上英俊,却也是中上之姿,谈吐非凡。
当时母亲也很疑惑,忠勇郡王为何敬重这种人,就算是会元,也是与忠勇郡王身份地位相差巨大,哪怕是考上状元,这一辈子位极人臣,也比不上忠勇郡王尊贵。
贾元春当时没有多想,只想着母亲说话有些...太小瞧了人。没想到,这个兄长口中的怪人,未来会成为她的未婚夫、丈夫。
贾元春有些羞愧...自从忠勇郡王开始决定帮助她开始,就没有害过她,忠勇郡王的人品自然没得说。
而她,第一反应,竟然是...对方何方人士,年龄几何,高矮胖瘦,相貌如何...忠勇郡王的身份,自然不可能为她寻找一个平庸之人。
贾元春心想,她以后要信任忠勇郡王,而不是去怀疑他。
“姑娘,这可是十八岁的状元!”
抱琴替自家姑娘高兴,她知道自家姑娘这段时间郁郁寡欢,之前的流言蜚语,毕竟让自家姑娘太过难堪。
正值青春年华,流言蜚语压身,无人提亲...现在却能嫁给状元:“这应该是最年轻的状元了吧。”
秦可卿摇头:“最年轻的状元,是莫宣卿...你也不必高兴,这件事情才刚有了眉目,未必能成呢。”
抱琴笑呵呵的不再说话,只是感觉,自家姑娘开始再次弹奏的曲子,欢快了不少。
......
“最年轻的状元,是唐朝的莫宣卿,十七岁就高中状元。”
这时候,在荣庆堂中,秦可卿正在为贾母解惑:“他有一句诗颇为有名:我本南山凤,岂同凡鸟群。新科状元虽非最年轻的状元,十八岁就能考中状元,王爷都是极其推崇他的才华呢。”
这一点,秦可卿没说谎。
自家相公可不是很是推崇这位新科状元,毕竟是天子...私生子,只是现在潜龙在渊,未来谁又能说得准?
自家相公支持这位新科状元,一切都有可能呢。
要是当真能够有一天...潜龙入海,飞龙在天,那...今日荣国府嫁女,未来就是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对对对...”
贾母笑了笑:“王爷推崇的人,那就错不了。”
出身史家的贾母,兴许年轻的时候,也曾读过书,可能才华横溢...现在数十年没看过书了,以前学的早已经忘得差不多,何况是这种冷门的学问。
最年轻的状元,十七岁...大正新科状元十八岁,相差一岁...嗯,也没什么大不了,贾母对于这婚事很是赞同。
“可不是,刚才听人说,在皇极殿内,不少朝中大臣就要抢亲呢,还是王爷技高一筹。”
邢夫人笑呵呵的:“新科状元,就要成了咱们贾家女婿...额...”
贾母看了一眼邢夫人,本想不理,但是她说的话,让贾母不得不说几句:“王妃面前,岂能放肆?这婚事,是王爷之前就已经与杨公子有了口头约定,什么技高一筹,抢亲之类的说出去,别人笑话。”
邢夫人立即闭嘴。
王夫人看了一眼邢夫人,本想张口说话,但是想到自己似乎也不是一个善口舌的人,干脆不说话了。
“啊哈哈...我来晚了。”
外面传来王熙凤的笑声:“大爷高中,我也来...额,参见王妃。”
王熙凤笑声传来,还在院子里,话还没说完,就转到了屏风后面,就看到坐在小榻上的忠勇郡王妃,剩下的话全都咽了回去,赶紧大礼参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