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意提到了赵晓波,这位曾经的“反对派”专家的肯定,比他自己辩解一百句都更有力。
“第三,”李腾继续说道,语气加重,“关于外界传闻影响竹艺合作社的问题,这正说明了有人在恶意中伤,其目的就是阻挠我们青林镇的发展!越是这样,我们越要保持定力,用事实和成绩说话!茶叶项目和竹艺合作社,是我们特色产业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绝不能因为一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就自乱阵脚,甚至轻易否定我们已经确定的发展方向!”
他的反驳有理有据,态度不卑不亢,让钱卫东一时语塞。吴国忠镇长打了圆场,强调既要重视风险,也要保持发展定力,会议才算没有进一步激化矛盾。
然而,镇里的风波未平,县里的“警告”接踵而至。
第二天,李腾接到了县农业局局长周为民亲自打来的电话。周局长的语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肃:“李腾同志,你们青林镇的茶叶项目,最近在县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啊。一些老同志,还有相关部门的领导,都听到了不少负面反映。虽然宋书记和我都相信你们是在认真做事,但是,众口铄金啊!”
周为民语重心长:“晓波同志回来后,也肯定了你们处理病害及时。但是,他同样认为,这个项目技术敏感性强,管理要求高,舆论关注度也上来了。县领导的意思呢,是让你们务必稳妥,把工作做细做实,尤其是要加强与县里相关部门的沟通汇报,不要再授人以柄。如果…如果后续再出现类似不可控的舆论风险或者技术纰漏,导致项目彻底失败,造成不良影响和国有资产损失,那么…相关的责任追究,恐怕就不是镇上层面能承担的了。”
这番话,看似是提醒和关怀,实则是一道清晰的“黄牌警告”。县里的态度很明确:可以允许你们试点,但必须确保成功,至少不能出大的乱子;如果出了问题,你李腾就是第一责任人!
放下电话,李腾感到肩上的压力如山般沉重。来自镇内钱卫东的牵制和攻讦,来自县里无形的警告和施压,以及暗处那双不断散布谣言的黑手,共同构成了一张巨大的阻力网。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在基层推行一项改革创新,所要面临的不仅仅是自然和市场风险,更有复杂的人心与僵化观念的桎梏。
他独自一人在办公室坐到深夜。窗外月色清冷,镇政府大院万籁俱寂。他想过退缩吗?或许有一瞬间的动摇。但当他想起云雾村村民期盼的眼神,想起竹艺合作社老师傅们精益求精的专注,想起宋书记的信任,想起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和对张薇的承诺,他心中的犹豫便烟消云散。
“不能退,也退不得。”李腾喃喃自语,目光重新变得坚定。他拿出笔记本,开始梳理应对策略:第一,必须立刻加强与“文创坊”的沟通,邀请对方合适的时候来青林实地考察,用事实粉碎谣言;第二,茶叶项目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和透明化运作,所有关键节点主动邀请县农业局参与监督;第三,对于镇内的阻力,既要坚持原则,也要讲究策略,尽可能团结大多数…
成长的代价是沉重的,但唯有经历风雨,才能更加坚韧。这一场来自镇、县的双重阻力与警告,没有击垮李腾,反而激起了他更强的斗志和更缜密的思维。他深知,前路依然凶险,但他已无路可退,唯有迎难而上,用最终的成果,来证明自己,也证明青林镇选择的这条路,是正确的。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