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青林镇的日常工作,如同溪流重新汇入熟悉的河床,既有不变的节奏,又因源头活水的注入而显得更加丰沛有力。李腾将市委宣传部的学习收获,悄然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他主持修订党政办工作流程时,引入了更精细化的分工协作模式;在审阅经发办报送的材料时,会从政策契合度、表述精准度和潜在传播效果等多角度提出建议,令赵晓波都暗自点头。
他与张薇的联系,也进入了一种新的稳定模式。电话线两端,不再是飘忽不定的思念和焦虑,而是扎实的工作分享和对未来更理性的规划。张薇在市委宣传部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她负责的文艺宣传板块做得有声有色,领导颇为赏识。两人都在各自的轨道上稳步前行,彼此鼓励,感情在共同的成长中愈发深厚。
秋意渐深,一个周五的下午,李腾接到了张薇的电话,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郑重,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李腾,这个周末……你能来市里一趟吗?”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清晰,“我爸妈……想正式请你来家里吃顿饭。另外,关于我工作的事……也有些情况,想当面和你商量。”
李腾握着话筒的手微微收紧。他立刻意识到,这顿饭意义非凡,很可能是关乎两人关系最终定论的“定音之宴”,而张薇工作上的“情况”,更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好。”他没有丝毫犹豫,“我周六一早就过去。”
周六清晨,李腾搭上了最早一班前往东月市的汽车。他依旧穿着那件半旧但干净挺括的白衬衫,只是这次,他怀里小心翼翼地揣着一个小锦盒,里面是一枚他用这几个月积攒的津贴,加上之前的一点积蓄,在市区一家老字号金店挑选的金戒指。样式简洁古朴,分量不重,却代表了他此刻所能给出的、最郑重的承诺。
再次走进张薇家所在的院子,心境已大不相同。开门的是张薇,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针织衫,气质比几个月前更显沉静干练,眼神交汇的瞬间,有紧张,更有一种相互砥砺后的坚定。
客厅里,张薇的父母都在。张父依旧坐在他常坐的沙发上,见到李腾,点了点头,神色温和。张母则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脸上带着笑,但那笑容背后,似乎藏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李腾来了!快进来坐!”她热情地招呼着,目光在李腾身上停留片刻,又看了看女儿。
晚餐依旧丰盛。席间,张母的话比以往少了一些,更多的是张父在询问李腾青林镇近来的发展情况。李腾侃侃而谈,从茶叶标准的进展到竹艺外贸订单的扩大,再到对“月亮湾”生态旅游的长远思考,思路清晰,充满激情,也坦诚面临的困难。张父听得频频点头。
饭毕,大家移到客厅喝茶。气氛在袅袅茶香中变得有些微妙地安静。
终于,张母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口了,语气带着明显的斟酌:“李腾啊,今天叫你来,主要是想说说你和小薇的事。你们俩……都不小了,感情也稳定,我和你叔叔呢,对你也算是知根知底了,踏实,肯干,有前途。”她先给予了肯定,然后话锋一转,“就是……小薇工作上的事,最近有个新情况。”
李腾的心提了一下,看向张薇。张薇深吸一口气,接过话头,目光坦诚地看着李腾:“部里领导前几天找我谈了话,认为我适应得不错,在文艺宣传这块也做出了一点成绩,希望我……能正式留下来。他们正在协调编制问题。”
这个消息,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李腾心湖。他瞬间明白了张薇之前的忐忑和张母那复杂神情的来源。留下,意味着张薇将在市委宣传部这个更高的平台上长期发展,但也意味着他们两人将继续维持两地状态,甚至因为各自工作的日益繁忙,相聚可能更加不易。
张母在一旁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和新的考量:“这是个好机会,多少人求都求不来。领导这么看重,要是放弃了,实在太可惜。只是……这样一来,你们俩一个在市里,一个在镇上,这以后……”
客厅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李腾能感觉到张薇父母目光中的期待与担忧,他们既为女儿的发展高兴,又对两人未来的实际困难感到忧虑。
就在这时,李腾缓缓站起身。他的动作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没有看张母,而是径直走到张薇面前,在父母惊讶的注视下,打开了那个锦盒,露出了那枚朴素而真诚的金戒指。
他凝视着张薇的眼睛,声音沉稳而有力:“小薇,这个消息,我为你感到高兴!你的才华和努力,值得被看见,值得更好的平台。还记得我在青林时,你写信鼓励我,说真正的感情应该成为彼此向上的动力吗?现在,我把这句话同样送给你。”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郑重:“我爱你,是爱那个有自己追求、能绽放光芒的你,而不是一个必须为我牺牲事业的你。市委宣传部是你的战场,青林镇是我的责任田。我们各自努力,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到最好,这并不矛盾,反而能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成为更好的自己,也成就更好的我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