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将至,青林镇的山峦蒙上了一层薄霜。石泉村的通村公路上,却是一派热闹景象。今天是公路通车的日子,村民们早早聚集在村口,等待着这一历史性时刻。
李腾站在新建成的公路起点,望着这条蜿蜒在山间的柏油路,心中感慨万千。半年多前,这里还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土路,村民们出山要步行两个多小时。如今,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直通村内,公交车可以直接开进村里。
李镇长,一切都准备好了!耿大山兴奋地跑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李腾点点头,看了看手表。上午九点整,通车仪式正式开始。在震天的鞭炮声中,第一辆公交车缓缓驶入石泉村。村民们欢呼雀跃,老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条路,我们盼了一辈子啊!王老栓抹着眼泪说。
通车仪式后,李腾在村委会召开了石泉村年终总结会。会上,耿大山汇报了这一年的成绩:山泉水项目年利润突破三万元,藤编合作社产品打入省城市场,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五十亩,全村人均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更让李腾欣慰的是,石泉村的发展模式已经在全镇推广。在他的指导下,另外三个贫困村也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马鞍村发展高山蔬菜,流水村搞特色养殖,云雾村扩大茶叶种植。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李腾在总结时说,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明年的任务更重,我们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会后,李腾独自来到石泉村的后山。站在山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新修的公路像一条玉带,串联起山泉水厂、藤编合作社和中药材基地。家家户户屋顶上竖起的电视天线,标志着这个深山村庄正在与现代文明接轨。
李镇长!刘明气喘吁吁地爬上山,我就知道您在这里。
有事?李腾问。
省农大的教授来信了,说明年要在我们村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刘明激动地说,还说可以帮我们引进新的药材品种。
这是个好消息。李腾欣慰地说,你要抓住这个机会,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还有,刘明有些不好意思,我和小芳准备明年结婚。想在村里安家,继续搞中药材种植。
小芳是藤编合作社的骨干,两人在共同创业中产生了感情。李腾看着这个曾经腼腆的大学生,如今已经成长为村里的技术骨干,还要在村里成家立业,心中倍感欣慰。
好!到时候我一定来喝喜酒。
下山时,李腾遇到了陈老根。老人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已经年过七旬。
李镇长,我收了八个徒弟,手艺都传下去了!陈老根自豪地说,明年我们准备开发旅游纪念品,把藤编卖到更多地方。
陈大爷,您为村里立了大功啊!
是您给了我们希望啊!陈老根激动地说。
回到镇上,李腾开始着手制定明年的工作计划。石泉村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他的工作重点将转向全镇的特色产业发展。
在办公室里,他铺开青林镇地图,仔细研究各村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马鞍村的高山蔬菜品质优良,但缺乏冷链运输;流水村的特色养殖初具规模,但防疫技术跟不上;云雾村的茶叶名声在外,但品牌建设滞后...
这些问题都需要统筹解决。李腾意识到,单靠各村单打独斗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必须建立全镇统一的产业体系。
正在思考时,赵晓波推门进来。
李镇长,听说你要把石泉村经验在全镇推广?赵晓波开门见山地问。
是的。你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可以建立一个产业联盟。赵晓波说,把各村的特色产品整合起来,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销售。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这个建议与李腾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立即开始讨论具体方案,直到深夜。
第二天,李腾向宋知远汇报了这个想法。
产业联盟...这个思路很好!宋知远表示支持,可以先试点,成功了再推广。
得到书记的支持,李腾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走访了各特色产业村,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大多数人都支持这个想法,但也有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
统一销售,价格谁定?利润怎么分?马鞍村的村主任直言不讳地问。
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共同商议。李腾说,我们可以成立一个理事会,每个村都有代表参加,重大事项民主决策。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青林镇特色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下设生产技术、质量检测、市场销售三个部门,李腾兼任理事长。
联盟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在李腾的坚持下,所有产品都必须达到无公害标准,部分产品争取绿色认证。
标准定得太高,会不会影响产量?有人担心。
宁要质量,不要数量。李腾态度坚决,我们要做就做最好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