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记,这主要得益于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群众的支持配合。
高志宏微笑着对身旁的宋知远说:知远啊,你们青林出了个人才!
研讨会结束后,李腾随宋知远一同返回青林镇。车上,宋知远难得地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李腾啊,今天的发言很成功。我听说,郑县长已经在考虑把产业联盟模式在全县推广了。
这么快?李腾有些惊讶。
乡村振兴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好的经验当然要尽快推广。宋知远望着窗外的田野,不过,推广之前,我们自己的基础要打得更牢。马上就要换届了,你有什么想法?
李腾沉默片刻:宋书记,我还是想在青林镇继续干下去,把产业联盟做得更扎实。
好!有这个决心就好!宋知远满意地说,换届后,不管我在什么岗位,都会继续支持青林镇的工作。
回到青林镇的第二天,李腾就接到张薇的电话,让他周末回市里一趟,说是舅舅陈志远想见见他。
李腾与这位省委宣传部的新闻处处长现实中其实没见过几次面,交谈自然也不多。
周末,李腾如约回到市里。张薇父母家中,陈志远已经在客厅等候。
舅舅。李腾礼貌地问好。
陈志远四十五岁左右,戴着一副金边眼镜,气质儒雅。他微笑着示意李腾坐下:听薇薇说,你前段时间在县里的研讨会上发言很成功?
只是汇报了一下青林镇的工作。李腾谦虚地说。
不必过谦。陈志远摆摆手,我看了你的发言材料,是薇薇拿给我的。思路很清晰,特别是关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部分,很有见地。
李腾惊讶地看向张薇,张薇调皮地眨了眨眼。
乡村振兴,最难的就是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陈志远继续说道,很多地方习惯于大包大揽,结果政府忙得团团转,群众反而成了旁观者。你们能够突破这个瓶颈,很不简单。
我们也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李腾说,关键是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成为发展的主体。
陈志远点点头:这个认识很到位。不过,我要提醒你,基层工作复杂,特别是在换届这个敏感时期,更要稳扎稳打,注意工作方法。
谢谢舅舅提醒,我会注意的。
晚饭后,陈志远与李腾在阳台单独交谈。
李腾,你对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陈志远问。
我还是想在基层多干几年。李腾真诚地说,青林镇的工作刚有起色,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扎根基层是好事。陈志远望着远处的灯火,但是也要有更广阔的视野。现在的农村工作,已经不能就农村谈农村了,要放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来考量。
这番话让李腾陷入沉思。确实,他在青林镇的实践,更多是从本地资源和发展阶段出发,缺乏更宏观的思考。
请舅舅指点。
谈不上指点。陈志远笑了笑,我只是觉得,你是个有想法、能干事的年轻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镇一域。多学习、多思考,未来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回到青林镇后,陈志远的话一直在李腾脑海中回响。他重新审视产业联盟的发展规划,开始思考如何与全县、全市的发展战略对接。
与此同时,乡镇换届的消息也越来越明确。各种迹象显示,宋知远很可能要离开青林镇,到县里任职。而谁将接任党委书记,谁将进入新的领导班子,成为镇上热议的话题。
一天晚上,李腾在办公室加班,钱卫东推门进来。
李镇长,还在忙啊?钱卫东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
钱镇长,请坐。李腾起身招呼。
不了不了,就说两句话。钱卫东压低声音,听说这次换届,宋书记要高升了?
组织上的事情,我们不好猜测。
那是那是。钱卫东凑近一些,不过,我听说县里对青林镇的班子配备很重视。李镇长年轻有为,这次肯定要挑更重的担子了。
李腾不动声色:我服从组织安排,在什么岗位都是为青林镇的发展出力。
说得对!钱卫东拍拍李腾的肩膀,不管班子怎么变,我们都要团结一致,把青林镇的工作搞好。
送走钱卫东,李腾站在窗前,望着镇政府大院里摇曳的树影。换届就像这春夜的风,虽然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
他知道,无论领导班子如何变化,青林镇的发展都不能停滞。产业联盟要进一步完善,各村的基础设施要继续改善,群众的收入还要进一步提高...
想到这里,他回到办公桌前,摊开稿纸,开始撰写《青林镇特色产业联盟深化发展方案》。这个方案,将是他对新一年工作的思考和规划,无论未来如何变化,都要为青林镇的发展指明方向。
夜深了,镇政府大院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只有李腾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在这个新春的夜晚,他仿佛听到了时代的召唤,那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前行的力量。
窗外,早春的嫩芽正在枝头悄然萌发,预示着又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而青林镇,这个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地方,也即将迎来新的变化、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