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上旬,青林镇的天空开始积聚起厚重的乌云。往年这个时候,雨季已经接近尾声,但今年的天气格外反常,连续多日的闷热之后,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李腾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远处黑压压的云层,眉头微蹙。桌上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天气预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县将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
李委员,防汛指挥部通知开会。小陈推门进来,语气急促。
马上就去。李腾抓起笔记本,快步走向会议室。
防汛指挥部里气氛紧张。吴国忠书记正在部署工作:根据气象预报,这次降雨过程可能创历史极值。各班子成员要立即下到包保村,组织防汛抢险工作。
李腾的分工是负责石泉片区的防汛,包括石泉村、马鞍村等五个村。这些村大多地处山区,是山洪和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区。
李腾同志,石泉片区情况复杂,你要特别注意。吴国忠特意叮嘱,特别是石泉村的山泉水厂和新建的产业项目,要确保万无一失。
明白,我这就带队下去。
李腾立即组织了一支由镇干部、民兵和医护人员组成的抢险分队,带着救灾物资赶往石泉村。途中,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车窗上,很快就连成雨幕,模糊了前方的视线。
雨势来得太快了。司机老周紧握方向盘,这路怕是要不好走了。
加快速度,必须在道路中断前赶到石泉村。李腾看着窗外越来越大的雨势,心情沉重。
到达石泉村时,雨水已经漫过路面。耿大山带着村干部正在组织群众转移低洼地区的村民。
李委员,你们可算来了!耿大山披着雨衣迎上来,山上的水位涨得很快,新建的水厂很危险!
带我去看看。李腾二话不说,跟着耿大山赶往水厂。
新建的山泉水厂建在山涧旁,虽然设计了防洪设施,但面对如此凶猛的洪水,仍然岌岌可危。工人们正在用沙袋加固堤坝,但水位上涨的速度远超预期。
这样不行。李腾观察后立即做出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先转移重要设备,人员全部撤到安全地带。
可是生产线...水厂负责人犹豫道。
设备坏了可以再买,人的安全第一!李腾斩钉截铁地说。
在他的指挥下,工人们开始有序转移。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紧急呼叫:李委员,马鞍村的蔬菜基地被淹了,冷链物流点进水!
我马上过去!李腾交代耿大山继续组织转移,自己带着两名干部赶往马鞍村。
马鞍村的情况更糟。新建的冷链物流点地势较低,已经进水过半,价值数十万元的制冷设备危在旦夕。更严重的是,基地里还有大量待运的高山蔬菜。
先救设备!李腾带头冲进齐膝深的水中,组织群众转移设备。
雨水冰冷刺骨,但没有人退缩。镇村干部、民兵和群众一起,在洪水中组成人链,一件件抢运设备。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主要设备都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李委员,你的手在流血!一个村民惊呼。
李腾这才发现,在搬运设备时手臂被划了一道口子,鲜血混着雨水往下流。
没事,小伤。他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抢险。
深夜,雨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李腾在临时指挥部里汇总各村的灾情。石泉村水厂部分设备受损,马鞍村蔬菜基地被淹,云雾村的茶园出现山体滑坡...更严重的是,通往镇上的道路多处中断,青林镇成了孤岛。
必须想办法和镇上取得联系。李腾看着完全失灵的通讯设备,眉头紧锁。
让我去吧。民兵连长主动请缨,我熟悉山路,就是爬也要爬到镇上求援。
太危险了。李腾摇头,这么大的雨,山路随时可能塌方。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哗。钱卫东副书记带着第二批救援物资,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赶到了石泉村。
老钱!你怎么来了?李腾又惊又喜。
吴书记不放心你们,让我带物资和通讯设备过来。钱卫东浑身湿透,但带来的卫星电话让指挥部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
通过卫星电话,李腾向镇指挥部汇报了灾情。吴国忠书记指示:确保群众安全是第一要务,必要时要果断转移。县里的救援力量已经在路上,但道路中断,可能需要时间。
更大的考验在第二天凌晨到来。持续暴雨导致石泉村上游出现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直接威胁着下游的村庄和水厂。
必须立即疏散下游群众!李腾当机立断。
暴雨如注,夜色如墨。李腾带着干部们挨家挨户组织转移。有些老人舍不得家当,不愿意离开。
大爷,东西没了可以再置办,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李腾苦口婆心地劝说。
在转移最后一批群众时,险情发生了。堰塞湖突然溃决,洪水如脱缰野马冲向村庄。
快走!往高处跑!李腾声嘶力竭地呼喊,组织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