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镇,春意渐浓。山间的桃李含苞待放,田里的油菜泛起新绿,处处洋溢着生机。然而对李腾而言,这个春天却意味着离别。
调任县政府办副主任的文件已经正式下达,报到日期就在下周。消息传开后,青林镇的干部群众纷纷前来表达不舍之情。
李委员,听说您真的要走了?耿大山一大早就来到镇政府,脸上写满了不舍。
李腾正在整理办公室里的文件资料,闻言抬起头,微笑道:老耿,坐。这是组织的安排,我们要服从。
可是...耿大山欲言又阻,最终化作一声长叹,石泉村的百姓都舍不得您啊!
这时,小陈敲门进来:李委员,吴书记请您去会议室,班子成员要开个欢送会。
会议室里,青林镇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到齐。吴国忠书记动情地说:李腾同志在青林镇工作六年,为全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既是为他送行,也是对他六年工作的总结。
李腾望着在座的每一位班子成员,心中涌起万千感慨。这六年来,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从同事到战友,共同经历了青林镇从贫困到振兴的艰辛历程。
我要感谢组织的培养,感谢同志们的支持,更感谢青林镇的父老乡亲...李腾的声音有些哽咽,这六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欢送会结束后,李腾开始了告别走访。第一站自然是石泉村。
车子刚驶入村口,李腾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村民们自发聚集在道路两旁,手中举着感谢李委员青林人民永远记得您的横幅。王老栓、陈老根、刘明等熟悉的面孔都在其中。
李委员!耿大山快步上前,紧紧握住李腾的手,全村人都来了,大家都要来送送您。
李腾的眼眶湿润了。他挨个与村民们握手话别,听着大家真诚的祝福和不舍的话语,六年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在藤编合作社,陈老根捧出一件精心制作的藤编作品——一幅栩栩如生的青林镇全景图。
李委员,这是我们全村人的心意。老人声音颤抖,让您带到县里,想我们的时候就看看。
李腾郑重地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发现图右下角还细心地编织着一行小字:青林人民永远感谢您。
陈大爷,谢谢您,谢谢大家...李腾的声音哽咽了。
在山泉水厂,工人们整齐列队。厂长代表全体员工送给李腾一个特别的礼物——一瓶编号为1997-001的纪念版山泉水。
这是新生产线投产后的第一瓶水,我们特意为您留着的。
李腾接过这瓶意义特殊的水,郑重地说:我会好好珍藏。希望石泉山泉越办越好,希望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中药材基地,刘明带着李腾参观新扩建的种植区。看着长势良好的药材,李腾突然发现了一个细节:基地边缘有一片空地,还没有开发利用。
这片地是留着做什么的?李腾问。
这块地土质特殊,我们试种过几种药材,效果都不理想。刘明解释道,正在考虑改种其他作物。
李腾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仔细察看。多年的基层工作让他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敏感。
这种偏酸性的土壤...李腾若有所思,或许可以尝试种植蓝莓。
蓝莓?刘明愣住了,咱们这里没人种过啊!
我在省里参加培训时听说过,李腾解释道,蓝莓适合酸性土壤,经济效益很高。现在大城市对蓝莓的需求很大,是个很有前景的产业。
这个偶然的发现让李腾兴奋不已。他立即让刘明取了些土样,准备带到县里请专家检测。
如果真适合种蓝莓,这可能是青林镇又一个特色产业。李腾对刘明说,你要跟进这个事,有困难就到县里找我。
离开石泉村时已是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山路上,给离别增添了几分伤感。
李委员,您一定要常回来看看!村民们依依不舍地送别。
一定!李腾向众人挥手,青林镇永远是我的家!
接下来的几天,李腾走访了全镇所有村庄。每到一处,都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
在云雾村,老杨带着他参观新改造的茶园;在马鞍村,村干部向他展示新开发的观光项目;在流水村,群众向他介绍新发展的特色养殖...
让李腾欣慰的是,每个村都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培养出了一批能独当一面的本土人才。
现在各村的干部都成长起来了,陪同走访的吴国忠感慨地说,记得六年前,什么事都要镇里推动。现在他们自己就能把事情办好。
这才是最让人放心的。李腾欣慰地说。
在告别走访中,李腾特别注意收集各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需求。他发现,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
产业规模扩大了,但产业链还不够完整;
农产品产量提高了,但品牌影响力还不够;
群众收入增加了,但公共服务还有待提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