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镇的天空,仿佛总是积蓄着难以捉摸的风云。就在李腾以为,通过处理辣椒风波初步站稳脚跟,并与宋知远重新建立起紧密联系,工作即将步入一个新阶段时,一股更加隐蔽、也更加恶毒的暗流,开始在镇子狭小的舆论场中悄然涌动,目标直指他个人以及他试图推动的改革。
这一次,攻击不再针对具体的工作决策,而是转向了更为阴险的人身攻击和名誉诋毁。
起初,只是在镇政府食堂的角落里,在几个与常务副镇长刘长根走得近的干部窃窃私语时,会隐约飘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词句。
“听说新来的李镇长,对农技站那个小林……挺关照的嘛。”
“是啊,三天两头叫到办公室,一谈就是半天。小林最近可是风光了,什么项目都让她牵头。”
“呵呵,年轻人嘛,男才女貌……工作接触多,也正常,正常……”
这些话如同毒蛇吐信,带着暧昧的暗示,却又不留任何实质把柄。它们刻意将李腾对林雪工作能力的赏识和重用,扭曲为一种不清不楚的私人关系。
很快,更露骨的版本开始在一些私人饭局和村支书的小圈子里流传。传言绘声绘色地描述李腾如何“格外欣赏”林雪这个女大学生,如何“力排众议”将重要的辣椒酱项目交给她,两人经常“单独”在办公室或加工点“商讨工作”到很晚,甚至有人“亲眼看见”李腾用自己的车送林雪回宿舍……
这些流言蜚语,像病毒一样在柳林镇封闭的环境里迅速复制、变异、传播。它们选择在李腾刚刚树立起一些威信、正准备在盘活资产等更棘手问题上发力的时候散播,其目的不言自明——抹黑李腾的个人品德,破坏其刚建立起来的正面形象,从而动摇其推动工作的道德基础和政治资本。
李腾很快就察觉到了周围气氛的异样。他去食堂吃饭时,原本一些会主动打招呼的干部,眼神变得闪烁,或者假装没看见。去村里调研,有些村干部的笑容背后,似乎多了一丝探究和玩味。甚至连党政办主任钱有福,在向他汇报工作时,都变得更加小心翼翼,眼神不敢与他对视。
一次,在讨论镇区规划的小范围会议上,李腾提到可以考虑利用闲置资产发展一些小型商贸项目。一位平时与刘长根关系密切的站所负责人,半开玩笑地说:“李镇长思路就是活泛。不过咱们这穷乡僻壤,搞商贸也得有人才啊,总不能都靠农技站的技术员来搞销售吧?”话音刚落,会场里响起几声压抑的低笑,气氛瞬间变得尴尬无比。
李腾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但他强忍着没有发作。他知道,在这种场合,任何过激的反应都只会让谣言显得更“真实”。他面无表情地看了那个负责人一眼,冷冷地说:“讨论工作就好好讨论工作,不要说些无关的话。”会议在一种极其别扭的气氛中继续。
压力不仅来自外部,更来自内心。晚上独自在宿舍,李腾感到一阵阵的愤怒和憋屈。他与林雪纯粹是工作关系,欣赏的是她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绝无半点私心杂念。这些凭空捏造的污蔑,让他感到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甚至能想象到,这些谣言传到妻子张薇耳朵里,会给她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困扰。
他几次拿起电话想打给宋知远,倾诉满腹的委屈,但最终还是放下了。他不能事事都向领导诉苦,尤其是在这种涉及个人作风的敏感问题上,自己出面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
就在李腾被谣言困扰,苦于无法自证清白的时候,他在盘活闲置资产方面遇到的实质性阻力,也浮出了水面,并且与散布谣言的势力,隐隐形成了呼应。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位于镇中心十字路口的旧电影院。根据企管办的初步摸底,这个电影院位置绝佳,如果能够盘活,无论是改造为综合商场、特色餐馆还是文化活动中心,都具有很大的潜力,也能为镇财政带来一笔可观的长期收入。
然而,当他让企管办主任再次去与目前占用电影院开网吧和台球室的老板胡三进行正式接触,商谈清退或者合作事宜时,遇到了强硬的反弹。
胡三,四十多岁年纪,身材粗壮,脖子上挂着粗金链子,说话中气十足,在柳林镇是出了名的“能人”,交际广泛,据说与县里某些部门领导也“称兄道弟”。他面对镇企管办主任,丝毫没有怯意,反而翘着二郎腿,吐着烟圈,态度嚣张。
“收回?凭什么?”胡三斜眼看着企管办主任,“我在这儿经营这么多年,是跟你们镇里领导打过招呼的!是有协议的!你们说收就收?还有没有王法了?”
“胡老板,我们查过档案,并没有找到您所说的正式协议。”企管办主任试图讲道理。
“口头协议不是协议?当时刘镇长……哦,就是刘长根副镇长,可是点过头的!”胡三直接把刘长根抬了出来,“你们现在换个镇长,就想不认账?告诉你,没门!我在这儿投入了多少心血?想让我搬走,可以!镇里赔偿我所有的装修损失、设备损失,还有停业损失!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