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还有一个猪圈,她小弟正给他的小白喂食。
茅屋虽然破旧,但唯一欣慰的是这院子很大,前后院加起来起码得有两三亩。
四周是厚厚的黄土矮墙,院门是低矮破败的木门,感觉稍一用力就会倒塌。
前院东面沿着土墙辟出一块菜地,种着应季的蔬菜,黄瓜、茄子、豇豆、丝瓜、冬瓜、南瓜等等,品种还蛮丰富。
不过没有她爱吃的土豆、番薯、花生、辣椒等。
现在已经是秋天,架子上的杆子叶片都已发黄,菜蔬倒还有些挂在枝头上,结的果实也蛮多,不过大多数已经老了。
这个院子唯一比较有看头的,大概就是院子西侧的一口井。
要知道,在古代打一口水井可是费时费力的,井灌工程技术不完善是一方面,主要是没有一定的家底也打不上水井。
他们家一看就不是那种有家底的人家,有这口井就很稀奇了。
据村口的那些人说,这口水井得益于她爹夏兴南前几年在后山救的一名途经望江村的少年公子。
少年公子在夏家养伤期间,夏兴南为了他的医药费还典当了媳妇于氏唯一的嫁妆——一副银手镯。
少年公子伤好后离开村子,感恩于夏家的无私照顾让家仆送来丰厚谢礼,并帮忙在院子打了这口井。
望江村虽然有一条流经全村的望江河,但是夏家居在村尾,每次打满大水缸都需来回走上小半时辰。
少年公子的这个谢礼倒是十分合夏家人的脾胃,送礼送到心坎里了。
除了这口井,这院子真没什么看头。
以上的情况,她是根据原主模糊的记忆,还有这十天与家人的相处,以及天天去村口大槐树蹲点观察得来的。
至于其他信息,就别妄想了,犄角旮旯的小山村,能识字的都少,每天吵吵的都是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
她大哥二哥这五年倒是跟着赵先生识了不少字读了几本书,不过谁还天天聊国家大事,他们也一样接触不到这类信息。
再说这个时代,皇上啊、朝廷啊、大官啊,在小老百姓看来可都是禁忌的,可不敢时时挂在嘴边。
大人物的事情少打听,会要命的啦!
所以,她得到的信息并不齐全。
这是什么朝代?皇帝是谁?是她熟悉的皇朝吗?
这些,她都不得而知。
她直起腰站起来,抖抖麻木的双腿,想要去石屋看看。
毕竟这赵秀才救了原主两次,也算是她的救命恩人了。
石屋在后山山脚根,比他们家还偏僻,一路行来也没碰到个人。
大概走了一里地(500米)就看见一片废墟,到处是烧焦的痕迹,残垣断壁十分破败,估计就是石屋了。
她围着石屋前前后后查看了两遍,入秋这几天下了几场雨,冲刷掉了很多痕迹。
再者,她也不是小说里无所不能的女主,什么侦察手段也没有,自然也没发现任何新线索,也就看了个寂寞。
赵秀才就葬在后山,他不是望江村人,按规矩是不能葬在夏家家族祖坟的。
火灾后赵秀才已经被烧的面目全非,夏家给他收殓办了丧事寻了个风水宝地葬在后山立了个墓碑,以后逢年过节来看看他也算对得起他两次救下原主的一番恩情。
她没去后山,不说现在天色已晚,后山一片黑压压,没人带领没有准备她可不敢冒险进山。
她就在废墟前跪下,双手合十。
在心中默念感谢他对原主的关爱,也告慰原主的在天之灵。
既然她夏清清变成了她夏怀清,那就好好的替她生活下去。
然后,深深地拜了下去。
起身时,不期然从领口掉出一块墨玉无事牌。
墨玉漆黑如墨、色重质腻、纹理清晰,是一块难得的和田玉。
据说墨玉还具有通经活络、清目润肺、消炎止痛的功能。
前世她也有一块品相非常不错的墨玉,不想这块墨玉跟前世的那块十分相似。
不过前世那块有一个小破口,正因为有瑕疵无人问津才被她无意间捡漏。
她刚穿来时发现这块墨玉,心里很是费解。
按理就夏家的条件是买不起这块墨玉的,起初她怀疑是那被她爹所救的少年公子所赠。
不过她娘最近神神叨叨让她定要保护好这块玉,说是在她四岁时带去白云寺拜佛求医时寺里的方丈大师送的。
据她娘说当时她高烧不退,她爹娘求医问诊试过很多方法都不见效,最后实在没法子了才抱着她去了白云寺。
也是运气好遇到了方丈大师,更奇的是她喝了寺里的水没多久就退了烧;最最幸运的是方丈大师说她有佛缘,送她这块墨玉,希望它能保她平安,至此就没有摘下来过。
这次她能从火场生还,她娘更是抱着她念阿弥陀佛,直说是墨玉保佑佛祖保佑,早晚叮嘱她不要摘下来!
若放在以前她顶多置若罔闻呲之一笑,她说不上无神论者,对鬼神之事也是敬而远之的。
但经历过穿越,她也不敢铁齿断言这世上绝没有佛祖存在,要不然她怎么就到了这里了呢!
只能说,冥冥中自有注定吧!
喜欢玩转穿越之农家女请大家收藏:(m.20xs.org)玩转穿越之农家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