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你这次回来打算住几天呀?”怀清前几次回村,小弟他们都在学院,这次她特意趁着他们休沐的时间赶回来。
“哦,庄子那边开荒早就结束了,还有田管家照应着,我就不用过去了。”土地冻上之后就没法动工了,小舅也只是完成了一遍深耕,剩下的要等明年开春再继续。
“那二姐呢?”
“你二姐现在可是女强人,她得时刻盯着她的小绣坊,哪舍得回来。不像我,闲得很,太想咱小怀诤了,就巴巴地跑回来了。”
怀清一边说着,一边抱着小弟,故意往他领口吹气,逗得他咯咯直笑。
夏兴南几人一趟趟地忙着往地窖搬运粮食,时不时停下来,看着这姐弟俩嬉笑玩闹。
“清姐儿,咱家本来就有粮,你怎么又买了这么多回来呀?”于氏算了算,家里地窖能装一万斤粮食,现在已经塞了大半,估计有六七千斤了。
等他们关上院门,怀清才把齐禹说的话告诉家人。
“万一北境真乱起来,流民逃荒到咱们这儿,粮食可就成了最金贵的东西。趁着现在粮价还算平稳,能囤一点是一点。要是以后没发生这些事,咱们开荒的人也能吃。而且这地窖冬暖夏凉,还防潮防火,粮食放上三五年都不会坏。”
经历的事情多了,大家的承受能力也变强了。听到北境闹雪灾的消息,怀谨兄弟也好,于氏和夏兴南也罢,都显得十分镇定,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过度忧虑。两人只是默默不语,也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大哥,这都快进入腊月了,你们学院什么时候放年假啊?”大哥他们进学之后,怀清就没去过他们学院,也没怎么关注他们在学院的近况。
她不是忘记了,而是觉得他们有自己的成长道路,过多干涉反而不利于他们成为独当一面的人。就像小妹,只要小妹不来求助,她就不会干涉绣坊的运作。
“还有十日,这次回来也是想告诉爹,到时候别忘了来书院接我们。三个人加上行李和书籍,回来一趟可不容易。”
于氏思索了许久,开口问道:“清姐儿,囤粮这件事,你姥爷家知道吗?”
“娘,我们去府城买粮的时候小舅也一起去了,你说姥爷家能不知道吗?我们买回来两万斤粮食,我给姥爷家送了五千斤过去,就当是小舅这段时间的工钱,多了不退,少了不补。”
实际上,五千斤粮食少说也值个四五十两银子,小舅的工钱虽然之前没谈过,但镇上掌柜的月钱最高也就一二十两,这么算下来,小舅的工钱差不多相当于镇上掌柜两三个月的收入了。
于氏一听,知道清姐儿都安排妥当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于氏这边情绪安稳下来,夏兴南那边却满脸愁容。
“爹可是在担心阿爷那边的情况?”怀谨关切地问道。
“也……也不全是。”夏兴南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你大爷爷、二爷爷那里,还有族长那里,以及你马叔家、刘伯家、赵叔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是不是也该去通知他们一声呢?”
怀清听了,心想还好不是要通知全村人,但通知了大爷爷和族长,消息估计很快就会传遍全村。不过,到底要不要通知全村,这还得慎重考虑。
“爹,晚点您和我先去大爷爷家坐坐,探探他的口风,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通知其他几家。”
怀谨却觉得,不管大爷爷信不信,都应该去通知其他几家。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就暗中提醒他们悄悄囤粮,或者先别出售新粮,再去山上找找栗子、榛子、冬笋等能填饱肚子的山货。
吃过晚饭,怀谨和怀谦跟着夏兴南出去办事了。小怀诤早早睡下,于氏就和怀清聊起了最近村里的事儿。
先是老宅那边出了状况,阿奶发现大伯娘偷藏私房钱,还拿去补贴娘家。阿奶最近正愁没地方撒气呢,李氏这下可好,正好撞在枪口上。
之前,李氏和堂姐回了娘家,前几天李氏一个人灰溜溜地回来了,一回来就找阿奶要银子,说是大堂哥在书院买书册要用。
要是平常,田婆子可能就给了,可那天巧了,夏怀询也回家了,而且比她们早一步到镇上。
临走的时候,田婆子还问他最近缺不缺钱花,夏怀询最近在书院,有怀谨他们做对比,收敛了不少大手大脚的毛病,硬是忍着说不缺。
这边夏怀询刚拒绝,李氏那边就开口要十两银子,田婆子再迟钝也察觉到不对劲了。
田婆子学聪明了,你要银子我就先答应,说第二天给她,转头就跑到夏怀湄那儿套话。
夏怀湄毕竟只是个成天幻想着当大官太太的小姑娘,哪是田婆子的对手,没说几句就全交代了。
原来是李家那个考了二十多年的老秀才,明年又要去考举人了,可盘缠还没凑齐呢,就指使李氏回来想办法。
李氏哪有别的办法,每次要钱都是打着夏怀询的旗号,以前百试百灵,这次也不例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玩转穿越之农家女请大家收藏:(m.20xs.org)玩转穿越之农家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