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夫人之前提起过,是齐国公夫人戚氏的嫁妆铺子。”阮行之回忆道。
“昨儿,铺子重新开业,东家换成了夏家大姑娘。”蔡氏抛出一个重磅消息。
阮行之闻言,猛地坐直了身子,原本昏昏欲睡的脑子瞬间清醒了许多。
“夫人这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三月三,仕衡和宁宁两兄妹去白云寺踏春,就是跟夏家几兄妹一起的,他们穿的衣裳都是金缕衣定制的,还是夏家大姑娘吩咐金缕衣送上门的。
我原本以为夏家大姑娘只是跟金缕衣合作,没想到昨儿徐嬷嬷去金缕衣时,无意间听到那金掌柜称呼她为东家。”蔡氏详细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这夏家大姑娘有些门道。”阮行之不禁感叹道。
“老爷可想过,她是如何得到这金缕衣的?”蔡氏追问道。
阮行之一时有些发懵,夏家与齐国公府的差距犹如云泥之别,要说有什么瓜葛,可能也就和齐二公子有点关系。
但仅仅是萍水相逢,就能让金缕衣易主,他实在难以相信。
“想不出。不知夫人可有什么高见?”
“我能有什么高见。只能说能让齐国公夫人将金缕衣拱手相送,夏家可不能等闲视之。
要是真有那不长眼的去招惹夏家,就算国公府不出手,童府那里也得想好怎么应付。”蔡氏分析道。
“话是这么说,但童府之上、国公府之上还有大人物,他们要是真出手,国公府也不一定能顶得住。”阮行之担忧地说。
“那可难说,现下齐二公子正在北境奋勇抗敌,明眼人都该知道这时候不应得罪他。真要是让国公府抓住把柄反击回去,就算是……也得靠边站。”蔡氏含糊地提及皇家皇子,没有明说,便就此打住。“若夏家真出事,不管外头怎么样,你这个临元县知县可是难辞其咎的。”
“夫人这话什么意思?难道夏家出了事还成我的责任了?”阮行之满脸不解。
“人在你的辖下,出了事自然会找你,当然你也不用太过担心。”蔡氏话里有话。
阮行之担任知县已有八年,对自家夫人的性子了如指掌,一听这话就明白,肯定是有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
“莫不是我底下的人做了什么?”
“朱主簿有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我不知道,但他那嫡女可是替他爹委屈了。”蔡氏透露道。
主簿的女儿替父亲委屈,自然是想让父亲更进一步,那往上不就是阮行之这个知县之位吗?
阮行之自认为这八年与县衙同僚相处还算和睦,冷不丁听到这话,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有误会。
“朱主簿大姑娘亲口说的,宁宁听见的。”蔡氏补充道。
既然是女儿亲耳听到的,那应该就是真的了。可阮行之观察朱主簿平时的言行,还真没看出有什么异样。
“县衙最近是不是挺忙的?”蔡氏问道。
“嗯。春耕伊始,各镇各村有很多任务下派。”阮行之回答道。
阮行之念叨着最近衙门的事,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骤变:“你说,冬小麦?!”
他猛地想起了桃源庄的八十亩冬小麦,一股寒意涌上心头。
蔡氏见状,几乎扶额,心里想着总算开窍了。
“他们怎么敢?”阮行之难以置信!
那可是八十亩冬小麦啊,眼看着已经返青,长得十分旺盛,就等着结穗成熟了。
要是真被人毁了,他晋升无望还是小事,白白糟蹋这些粮食,那可是要遭天谴的。
“夫人可是有证据?”阮行之问道,这么大的事,可不能仅凭朱家女儿的一句抱怨就给朱主簿定罪。
“找证据不是衙门的事吗?”蔡氏没好气地说。
都让她干了,还要衙门干什么,当摆设吗?
阮行之被自家夫人怼得面色讪讪,仔细想想,不管这事是真是假,桃源庄那八十亩冬小麦确实太过显眼,他确实该早做打算。
“多谢夫人!”阮行之真心道谢。
不过蔡氏却没心情听,她心里还在盘算着另一件事。
“我听宁宁说,夏家这半年不仅种了冬小麦,还改良了卤肉,让那明、钱两家都争着去夏家合作,还有那卫浴什么的,很是方便,宁宁去一回夏家就嚷嚷着让我请工程队来装。
这些可能是道听途说,不太准确,但宁宁前段时间用的精油,我可是看得真真切切。
宁宁这肤色随你,我之前花了多少心思都没能改变分毫,人家五瓶精油,一个月就让宁宁变白了。我让徐嬷嬷看了,里面并没有添加任何有毒药物,但效果就是这么不可思议。”
“所以你让宁宁跟珍珍和她一起开铺子?”阮行之问道。
“错,是我让她们合伙开铺子在前。”蔡氏纠正道。
“夫人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啊!”阮行之半开玩笑地说。
“非也,只是觉得这夏家大姑娘值得咱宁宁交好。你看好了,这夏家大姑娘往后的福分还大着呢。”蔡氏一脸笃定地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玩转穿越之农家女请大家收藏:(m.20xs.org)玩转穿越之农家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