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陈博士学术风波的胜利,如同一剂强心针,极大地提振了磐石资本内部的士气。困扰许久的技术阴霾被驱散,核心人才的声誉得以扞卫,这让整个团队,尤其是研发部门,重新焕发出昂扬的斗志。林凡趁热打铁,将主要精力投注在推动技术研发和临港新区项目的实质性进展上。
实验室数据被篡改事件的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警方和技术专家的联合侦查下,最终锁定了实验室内部一名被境外势力通过复杂网络手段收买、并利用其高级权限进行破坏的资深工程师。此人已被控制,相关证据链正在进一步完善。这个消息被严格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但林凡借此机会,对整个公司的信息安全体系和人员背景审查流程进行了彻查和升级,清除了几个潜在的风险点,进一步扎紧了篱笆。
内部隐患的清除,为技术研发扫清了障碍。陈宇博士实验室在解决了数据问题后,进展神速,几种关键新材料的实验室阶段性能测试远超预期。丹尼尔·陈博士更是憋着一股劲,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将其微纳加工技术与陈宇博士的新材料相结合,在临时搭建的微型中试线上,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性能卓越的样品——一种用于高端传感器芯片的特殊封装材料和一套与之匹配的微米级精密结构。
样品送到林凡办公室时,他亲自进行了查验。哪怕以他外行的眼光,也能看出这些样品做工精良,透着高科技的美感。更关键的是,后续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显示,其多项关键性能参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甚至在某些特定指标上实现了超越!
“太好了!”林凡难得地露出了兴奋的神色,用力拍了拍丹尼尔·陈和陈宇博士的肩膀,“这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材料与工艺的深度结合!这才是我们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他立刻召开高层会议,做出了一个战略性决策:调整临港新区项目初期的招商和建设重点。不再急于引入过多外部企业,而是集中资源,优先确保“共享中试平台”和“精准制造工坊”一期工程的高标准、快速度建设,并以此为核心,围绕陈宇博士和丹尼尔·陈团队的技术成果,打造一个高度垂直整合的内部技术验证和小批量生产基地。
“我们要先用自己的技术,在自己的平台上,跑通从材料到器件的全流程!形成技术闭环!”林凡在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向外界展示最硬核的实力,吸引真正志同道合的顶尖伙伴,而不是被当成二房东或者简单的资金方!”
这一战略调整,体现了林凡深远的眼光。它避免了园区初期可能出现的杂乱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将有限的资源聚焦于打造难以复制的核心技术壁垒。赵凯负责的招商团队立刻调整了策略,从广撒网变为精准对接那些在产业链特定环节拥有独门绝技、并能与磐石资本现有技术形成互补的“隐形冠军”企业。
与此同时,林凡意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技术闭环和后续的产业化,还缺至关重要的一环——芯片设计能力。新材料和精密结构最终要赋能到具体的电子元器件上,尤其是传感器芯片。光有好的封装和结构,没有核心的芯片设计,就如同有了华丽的汽车外壳却没有发动机。
他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国内在模拟芯片、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芯片设计领域有深厚积累的团队和企业。但这块技术壁垒极高,高端人才稀缺,且往往被国际巨头牢牢把控。
就在这时,系统再次展现了其神奇之处。在一次常规签到中,林凡获得了一份【特定领域高端人才动态报告(未来三个月)】。报告中提到,欧洲一家老牌的半导体设计公司因经营策略调整,其核心的模拟芯片设计团队面临解散风险,团队成员正在寻求新的机会,其中不乏华裔专家。这份报告还详细列出了几位核心成员的技术专长和潜在诉求。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林凡如获至宝,立刻指示张浩和赵凯,双管齐下:张浩通过技术渠道秘密接触该团队,评估其真实技术实力和整合可能性;赵凯则通过商务渠道,以投资或合作的名义与那家半导体公司接触,探听虚实。
然而,这一次的接触,却让林凡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阻力。对方公司的态度暧昧不清,既不完全拒绝,也不积极推进,似乎在待价而沽,或者说,在等待着什么。而张浩反馈,目标团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歧,部分成员对来龙国发展心存顾虑。
林凡敏锐地察觉到,这背后很可能又有“青云投资”的影子。对方或许已经察觉到了磐石资本在技术链上的布局意图,正在利用其国际影响力设置障碍。
就在林凡为此事斟酌之际,苏晚晴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周末,她陪母亲楚婉容参加一个慈善拍卖晚宴,遇到了东海另一大家族,主营航运和国际贸易的郑家的夫人。闲聊中,郑夫人无意间提起,她侄子在欧洲那家半导体公司担任中层管理,最近抱怨说公司董事会似乎受到某家“背景深厚的基金”的压力,在对华技术合作上变得异常谨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