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行动”在绝密状态下悄然展开。张浩和王猛精心挑选了一家名为“精密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作为“诱饵”。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但拥有一项独特的陶瓷金属化烧结工艺,是磐石资本某型号高温传感器基板的关键供应商。更重要的是,磐石资本通过早期投资,已对其实现了绝对控股,管理层完全可靠,便于控制。
按照计划,“精陶科技”内部开始“自然”地流露出一些看似负面的信号:先是负责核心工艺的副总工程师因“家庭原因”流露出离职意向(实为配合行动放假),接着财务上出现一笔不大不小的“应收账款逾期”(由磐石资本暗中操控),造成短期资金紧张的假象。同时,通过几个看似不经意的渠道,释放出“精陶科技”正在秘密接触另一家海外材料巨头,寻求“技术升级或转让”的模糊信息。
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漏洞”和“烟雾弹”,如同投入黑暗水塘的石子,很快激起了涟漪。
张浩的“暗影”小组二十四小时监控着与“精陶科技”相关的所有电子和通讯节点。几天后,一条隐藏在加密通讯软件普通群聊中的、看似无关的广告信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信息内容是推销“高端工业润滑油”,但发送者的IP地址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了一个与之前发现的维京群岛空壳公司有关联的服务器。紧接着,一个伪装成“猎头顾问”的电话打到了“精陶科技”那位“有意离职”的副总工程师手机上,开出了令人咋舌的高薪和期权,条件是他能提供一些“关于现有客户产品规格和未来三年需求预测的详细资料”。
“鱼咬钩了!”张浩兴奋地向林凡汇报,“对方很谨慎,用的是多层代理和看似合法的商业接触,但模式和之前苏小姐发现的那次试探很像!”
“保持监控,不要惊动。”林凡冷静地下令,“让他们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我要知道,最终来接头的会是谁,以及他们拿到‘情报’后,下一步要做什么。”
“诱饵行动”顺利进行的同时,磐石资本的明面业务并未停歇。中标“深蓝计划”后,巨大的国家级订单带来了甜蜜的烦恼——产能急需扩张。林凡将目光投向了临港新区二期规划的用地。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厂房建设,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构想:打造一个集研发、中试、量产、检测于一体的“智能传感产业集群”,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真正的产业生态闭环。
为此,他亲自带队,与东海市政府进行了新一轮艰苦的谈判,争取更优惠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扶持基金。谈判桌上,林凡展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对产业链的深刻理解,让几位见多识广的市领导也频频点头。最终,磐石成功以极优惠的价格拿下了二期五百亩的土地使用权,并获得了市政府在基础设施配套和人才引进方面的全力支持。
就在林凡忙于产业布局的当口,苏晚晴那边又有了新的发现。她在协助林凡处理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专利事务时,注意到一份看似普通的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申请方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瑞士研究所,但申请内容涉及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封装结构,与丹尼尔·陈博士团队正在攻关的某项保密技术方案,在核心思路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虽然具体实现路径不同,但明显是受到了同一技术灵感的启发。
“这太巧合了。”苏晚晴将两份材料的对比分析发给林凡,并附上了自己的判断,“这家瑞士研究所历史上从未有过类似领域的成果发表,突然冒出这么一份前瞻性申请,我怀疑可能是‘暗影编织者’计划的一部分,他们想通过抢先申请外围专利,来干扰和限制我们的技术布局,甚至为未来的专利诉讼埋下伏笔。”
林凡看着对比图,眼神微冷。对手的手段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从商业间谍到专利狙击,招招阴险。
“晚晴,你这个发现非常重要!”林凡立刻回复,“立刻让我们的专利律师团队介入,分析这份申请的详细权利要求,评估其可能对我们形成的包围和限制。同时,加快我们自身核心专利的全球布局速度,尤其是在几个关键的技术节点上,要构筑坚固的专利池防线。”
他意识到,与“青云会”的较量,已经渗透到了知识产权这个更隐蔽的战场。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诱饵行动”和专利攻防两条暗线紧张进行时,一条更令人不安的消息从遥远的非洲传来。赵凯紧急汇报:磐石资本与中东亲王合作的首个海外研发中心项目,在选址地——北非某国的一个新兴工业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当地环保部门突然以“项目可能影响地下水资源”为由,要求暂停施工,进行额外的环境影响评估,而评估周期可能长达数月!
“我们前期所有的环评手续都是齐全的,完全符合当地标准!”赵凯在电话里又急又气,“我怀疑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当地合作伙伴暗示,可能有来自欧洲的非政府组织在施加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