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的引擎轰鸣声在密闭的舱室内回荡,取代了高原的风声。舷窗外,是无垠的云海,下方偶尔掠过蔚蓝的海洋或点缀着白色冰盖的陆地。林凡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但大脑却在高速运转。从西北高原到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这是一次横跨半个地球的漫长飞行。机舱内,先遣团队的成员们大多也在休息或低声交谈,气氛凝重而充满期待。苏晚晴坐在林凡身旁,安静地看着窗外,侧脸在舱壁灯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
近二十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开始降低高度。透过舷窗,可以看到下方蜿蜒曲折的海岸线、被风暴侵蚀的陡峭峡湾,以及远处那一片令人望而生畏的、无边无际的白色——南极大陆的边缘。空气中似乎都透着一股寒意。飞机最终降落在阿根廷乌斯怀亚的一个小型军用机场。这里被称为“世界的尽头”,是前往南极的重要补给基地。
刚下飞机,湿冷的海风夹杂着冰粒扑面而来,与西北高原的干冷截然不同。早已在此等候的后勤人员立刻迎了上来,安排众人入住临时营地,进行短暂的休整和装备最后的适应性检查。码头上,庞大的“雪龙号”破冰科考船如同一座银灰色的钢铁城堡,静静地停泊在碧蓝的海水中,船上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启航前的最后准备。
短暂的休整后,全体成员登上了“雪龙号”。船长是一位经验丰富、面色黝黑的老极地专家,对林凡一行人敬礼后,简洁地汇报了船只情况和航线计划。随着汽笛长鸣,“雪龙号”缓缓驶离码头,向着南方那片神秘的白色大陆进发。
航行穿越德雷克海峡是第一个考验。这里被称为“魔鬼海峡”,风急浪高,即使是“雪龙号”这样的巨轮,也在滔天巨浪中剧烈颠簸。不少队员出现了严重的晕船反应。林凡凭借【坚韧不拔】的体质和【绝对冷静】的心态,勉强支撑,但也被折腾得不轻。苏晚晴则脸色惨白,几乎一直待在舱室内。吴教授和沈博士等年纪较大的专家更是需要医护人员特别照料。
几天后,船只终于驶入相对平静的别林斯高晋海,远处南极大陆的轮廓越来越清晰。那是一片纯粹的、令人心悸的白色,冰盖连绵起伏,如同凝固的巨浪,在极地微弱的阳光下闪烁着刺眼的光芒。空气纯净而冰冷,吸入口鼻仿佛带着刀割般的寒意。天空中偶尔有巨大的信天翁掠过,发出悠长的鸣叫。
根据星图坐标和后方传来的最新卫星遥感数据,“冰封之源”的大致区域位于东南极洲一片人迹罕至的内陆冰盖,距离海岸线有数百公里之遥。“雪龙号”无法直接抵达,需要在预先选定的冰缘基地卸下人员和重型装备,然后依靠雪地车和空中运输向内陆推进。
在靠近目标区域海岸线的过程中,“雪龙号”上的先进探测设备开始对冰盖进行持续扫描。然而,结果令人沮丧。厚厚的冰层和可能存在的能量屏蔽,使得常规的地质雷达和遥感技术效果甚微,只能勾勒出大致的冰下地形轮廓,无法精确定位任何异常结构。
“能量干扰非常强,比‘寂灭之湖’还要厉害。”沈博士看着屏幕上杂乱无章的数据,眉头紧锁,“冰层本身就像一层巨大的屏障,而且……冰下似乎有某种主动的能量场在干扰我们的探测。”
林凡默默运转【星核共鸣】,尝试感知。感应极其模糊,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只能隐约感觉到脚下极深处,蕴藏着一股难以想象的、冰冷而死寂的庞大能量,其规模远超“寂灭之湖”。但具体位置,根本无法确定。
就在探测陷入僵局时,负责情报分析的队员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林顾问,我们在调阅这一区域的历史勘探档案时,发现了一个可能相关的线索。”一名年轻的情报官将平板电脑递给林凡,“上世纪70年代,苏联曾在这一带建立过一个代号‘希望’的小型科考站,进行深冰芯钻探和气候研究。但该科考站在80年代初的一次强烈地磁暴后,与外界失去联系,后续救援队发现站点被废弃,部分设备损坏,但没有发现队员遗体,官方记录为‘因极端天气全员失踪’。但有一些未经证实的传闻说,他们在失踪前,曾报告过在冰层下发现了‘不寻常的金属回声’和‘异常低温能量源’。”
“希望站”?林凡心中一动。苏联科考站、深冰钻探、异常金属回声、低温能量源……这些关键词与“冰封之源”的线索隐隐吻合。
“这个科考站的具体坐标有吗?”林凡立刻问道。
“有,就在我们目标区域的边缘,大约距离我们计划的登陆点西北方向五十公里处。”情报官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
五十公里,在极地环境下不算远,但也不近。
“你认为这个废弃的科考站可能与我们寻找的目标有关?”吴教授凑过来问道。
“不确定,但值得调查。”林凡沉吟道,“尤其是‘异常金属回声’和‘低温能量源’的描述。如果‘冰封之源’真的存在远古遗迹,很可能会有类似的信号特征。而且,科考站的废弃原因蹊跷,或许能发现一些被忽略的线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