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那核心如同死寂的顽石,没有任何反应。李铮并不气馁,调整自身神识波动,尝试模拟从灵族知识中领悟到的、最基础的“灵谐”频率,同时将自身那一丝蕴含新生道韵的涅盘之力,如同涓涓细流般,缓缓注入。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过程,需要对灵能波动有着超凡的掌控力。稍有偏差,可能就会引发灵俑核心的自毁机制,或者招致不可预知的反弹。
时间一点点过去,李铮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神魂的消耗甚至比之前大战时更甚。
终于,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那具灵俑胸口处的“灵韵核心”,微不可查地闪烁了一下!一丝极其微弱、却明显区别于之前冰冷秩序的、带着些许生机暖意的灵光,一闪而逝!
成功了!虽然只是最初步的接触,但证明了他的思路是可行的!他可以用自身的力量,以一种温和的、非强制性的方式,去“唤醒”或者说“重塑”这些灵俑!
李铮心中振奋,但他知道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一具灵俑和成千上万的灵俑军团,以及地底那庞大的灵枢核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他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更强大的力量,以及……或许需要借助整个新生海和焦炎境新生法则的力量。
就在李铮于新生海潜心研究灵俑奥秘的同时,玄玑真人与白辰长老等人,也开始组织人手,谨慎地处理地表那些静止的灵俑。
他们首先划定禁区,派弟子严密看守,禁止任何人轻易靠近触碰。同时,组织精通炼器、阵法的修士,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始尝试研究这些灵俑的构造。
张乾、苏婉、曦光等人自然是研究的主力。张乾利用其精湛的勘探术法,分析灵俑躯体的材质与能量回路;苏婉则试图解析其内部可能存在的阵法纹路;曦光则用星辉之力小心感应其核心状态,与李铮在新生海的尝试遥相呼应。
初步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这些灵俑的制造工艺远超当前焦炎境乃至他们所知任何修真文明的水平。其躯壳材质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合金,坚不可摧且对灵能有极佳的传导性;内部的能量回路精妙复杂,远非寻常傀儡可比;而其胸口处的“灵韵核心”,更是蕴含着极高深的灵性技术,仿佛将一道完整的法术神通固化于其中。
“不可思议……这绝不仅仅是战斗工具,”张乾抚摸着灵俑光滑冰冷的臂甲,眼中闪烁着痴迷的光芒,“它们更像是一种……可编程的、拥有极高潜力的灵性载体!若能破解其奥秘,对我等修行、对守望堡的发展,将有难以估量的助益!”
苏婉也点头赞同:“它们内部的结构,暗合天地至理,若能理解,对我阵法之道的提升将是颠覆性的。”
然而,研究的困难也超乎想象。灵俑的核心有着极强的自我保护机制,强行破解几乎不可能,反而可能引发自毁。唯一的突破口,似乎就在李铮所尝试的、那种独特的“灵谐共鸣”之上。
时间就在这紧张的研究与探索中悄然流逝。数日之后,焦炎境迎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生”。
在李铮成功“感染”灵枢、新生海法则进一步完善的影响下,焦炎境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空中长期笼罩的厚重烬云,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消散的迹象,久违的、虽然依旧黯淡却真实无比的星光,如同碎钻般洒落大地。污浊的空气变得清新,蕴含着越来越浓郁的灵气。大地上,原本只在新生海周边区域顽强生长的植被,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四面八方蔓延,点点翠绿点缀在灰败的烬土之上,焕发出惊人的生机。
整个世界的法则基底,正在从“烬”的沉寂与毁灭,向着“新生”的活力与希望稳固过渡。所有生灵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喜悦与希望,在所有幸存者心中滋生、壮大。
守望堡内,举行了简单却庄重的哀悼与庆典。悼念逝者,庆祝新生,更庆祝他们成功击退了来自地底的古老威胁,真正掌握了自身命运的主动权。
然而,就在这片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玄玑真人、白辰长老,以及初步稳固了境界、出关参与庆典的李铮,却齐聚在守望堡最高的观星台上,面色并无太多喜悦,反而带着一致的凝重。
“李铮,你对那灵枢的参悟如何?可能确保其无害?”玄玑真人率先开口,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李铮沉吟片刻,道:“回师叔,弟子这些时日与灵枢的感应越发清晰。它确实已无主动攻击意图,其内部正在以一种缓慢的速度,适应并融合弟子注入的新生道韵。但要完全掌控,或者彻底理解其所有奥秘,还需极长的时间。不过,弟子可以初步引导其能量,不再对外界构成威胁,甚至……可以尝试小范围地、有限度地激活部分灵俑,用于重建工作。”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玄玑真人关注的却是另一个问题:“你之前提及,在灵枢知识库中,有关乎‘试验场’和‘归零程序’的记载,以及……可能存在的、更高层面的监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