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李铮的授权和指导下,研习所开始小规模地、有选择性地激活部分灵俑,投入到守望堡的重建工作中。
第一批被选中的是数十具擅长土石作业的工程型灵俑。它们被植入了基础的建筑指令和能量感知能力。在修士们的指引下,这些不知疲倦的灵俑,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它们能精准地搬运巨大的石材,运用体内灵能熔炼特定的矿物作为粘合剂,甚至能根据图纸,进行一些基础的法阵基座构筑工作。原本需要数十名修士耗费月余才能完成的堡垒加固工程,在这些灵俑不知疲倦的劳作下,短短数日便初见成效。
紧接着,一些具备精细操作能力的灵俑,被投入到灵田开垦和药圃管理中。它们能按照设定,定时引动水灵之气灌溉,以特定频率的灵能波动促进灵植生长,甚至能识别并清除病虫害。这使得灵谷与灵药的产量与品质,都得到了显着提升。
灵俑的加入,极大地解放了人力,使得更多的修士可以投入到修炼和《薪火锻灵诀》的研习中。守望堡的整体实力,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快速发展期。
而《薪火锻灵诀》的传播,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不仅星火盟的成员修炼进度迅猛,许多原本修炼传统功法的星尘剑阁弟子,在感受到“薪火灵力”的独特优势后,也纷纷开始兼修甚至转修。一种融合了剑阁剑道之锋、星火盟韧性之魂、以及焦炎境新生法则之意的全新修炼体系,正在悄然成型。
李铮在稳固了“灵谐源点”后,也抽出时间,对《薪火锻灵诀》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补充了更多关于调和“烬”力、凝聚“薪火剑意”的心得。他甚至尝试,将部分基础的“灵谐”感知法门,融入到了功法之中,使得修炼者能更容易地与环境中活跃的新生法则,以及那些被“感染”的灵俑,产生微弱的共鸣。
这一举措,无形中进一步加深了修士与灵俑之间的联系,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协同作战,埋下了种子。
然而,就在守望堡一片蓬勃发展之际,玄玑真人那边,传来了更确切的消息。
经过连续数日不眠不休的星轨推演,并结合剑阁古籍中一些关于星海异族的零星记载,他终于对那冥冥中的“注视”,有了一丝模糊的定位。
“并非来自单一源头,”玄玑真人面色凝重地对李铮和白辰长老说道,“根据星轨显示,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秩序’波动,在遥远星海的不同方位,与此地产生了微弱的因果牵连。其中一道,冰冷死寂,与枢灵同源,很可能是其他灵族守序者。另一道,缥缈高远,带着一种……审判与净化的意味,暂不明其来历。最后一道,则最为隐晦,仿佛隔着一层浓雾,但其位阶,似乎最高。”
三种不同的秩序注视!这个消息,让李铮和白辰长老的心都沉了下去。一个枢灵就差点让守望堡万劫不复,如今同时被三个,甚至可能是更强大的存在盯上,焦炎境的未来,仿佛风雨中飘摇的孤舟。
“福祸相依,躲是躲不掉的。”李铮深吸一口气,眼神反而变得更加坚定,“既然被盯上了,那我们就必须在它们真正降临之前,拥有足以自保,甚至对话的力量!”
他看向玄玑真人:“师叔,星海探索计划,必须立刻提上日程。我们需要知道外界的情况,需要寻找可能的盟友,更需要……主动去了解我们的‘观察者’。”
玄玑真人重重点头:“不错。坐以待毙,绝非我辈风格。星尘剑阁古籍中,曾提及一些上古传送阵的残迹,或许能与星海中的某些失落界域相连。张乾对此道素有研究,可令他主导,尝试修复或逆向推演。”
“灵俑方面,”李铮接着道,“我会加快‘灵谐指令集’的编译,尤其是战斗与协同防御相关的部分。同时,研习所将开始甄选弟子,进行专门的‘灵谐御使’培训,为将来驾驭灵俑军团,乃至可能到来的星海航行,储备人才。”
“宗门内部,所有资源向《薪火锻灵诀》和战斗序列倾斜,全力提升整体实力。”白辰长老补充道,“必要时,可有限度地向所有幸存者开放基础功法,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一项项决议迅速形成,整个守望堡如同一张拉满的弓,蓄势待发。
夜色再次降临,李铮独自立于新生海畔,望着倒映着漫天星辉的海面。海面之下,那被“感染”的灵枢正与他遥相呼应。海面之上,是无数被点亮了灵性之光的灵俑,如同忠诚的卫兵。
他的手中,摩挲着一块得自灵枢知识库的、非金非玉的奇异碎片。这是灵族用于记录星图的载体之一,虽然残破,却隐约指向某个未知的星域。
星海茫茫,危机四伏,却也蕴含着无尽的可能。
“无论来自星海的目光是善是恶,”李铮轻声自语,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焦炎境的星火,绝不会轻易熄灭。相反,我们将把这火光,主动燃向星海,让所有注视者,都看清我们的道路!”
他掌心,那星图碎片微微发热,似乎与遥远星海中的某些存在,产生了极其微弱的共鸣。
风暴,正在星海深处酝酿。而焦炎境,这新生的火种,也已做好了迎风而立的准备。
喜欢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后,我靠睡觉成为剑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