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门总部扩建完成,四大医殿分封既定,宗门气象日益鼎盛,其影响力与气运已然稳固,成为了洪荒不可或缺的一极。而云清晋入圣人中期,对医道和天道的理解愈发深邃,尤其是那枚融入天道规则的医道天道印雏形,虽依旧微弱,却如同一个永不熄灭的信标,持续地向洪荒宣告着“生机”与“变数”的存在。
这种存在,已经无法被忽视。以往关乎洪荒运转、天道变迁的重大决策,往往由三清(主要是元始与老子)商议定夺,至多知会西方二圣。但如今,天医门所代表的医道理念,已然渗透进天道规则,其主张的“平衡”、“生机”成为了天道计算中一个无法抹去的新变量。任何重大的天道决策,若完全无视医道的影响,不仅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引发规则层面的冲突与反噬。
于是,在一种无形的大势推动下,由人教老子率先提议,一场前所未有的四教联席会议,在三十三天外的混沌边缘,一处临时开辟的“弥罗宫”内举行。
此次会议,规格极高,意义重大,标志着天医门正式获得了参与洪荒最高决策的资格。
与会者依旧是四教核心:
阐教:元始天尊(玉清仙光化身,威仪不减,但眉宇间少了几分绝对的掌控,多了几分审视与计算)。
截教:通天教主(剑气化身,锋芒依旧,但看向云清时,眼中多了几分盟友间的认可与期待)。
人教:玄都大法师(代表老子,依旧平和,仿佛超然物外,却又是一切平衡的支点)。
天医门:姜云清(本尊亲至,气息渊深,功德内敛,与周遭混沌之气隐隐共鸣,自成一方格局)。
没有繁文缛节,会议直接切入主题。首先讨论的,便是封神之后,天庭权柄与天地秩序的微调。
元始天尊率先开口,声音淡漠:“封神已毕,天庭秩序初定。然,周天星斗运转,山川地脉梳理,乃至众生因果业力循环,仍需细化规则,以彰天道。吾意,当强化天庭监察之权,厘定仙凡界限,严格管控下界修士,避免再起纷争,扰乱乾坤。”他的主张,依旧是加强中央集权(天庭),强化秩序,减少变数。
通天教主立刻反驳:“强化天庭?不过是方便某些人继续把持权柄罢了!仙凡界限?修士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与天争命!若处处受限,束手束脚,还修什么道?求什么真?依我看,当放宽限制,允许万类霜天竞自由!只要不违逆天道根本,些许争斗、因果,亦是磨砺,何须天庭事事插手?”他的主张,偏向于放权,鼓励竞争与活力。
双方观点针锋相对,弥罗宫内气氛顿时有些凝滞。玄都大法师闭目不语,仿佛神游天外。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云清。他的态度,将至关重要。
云清缓缓睁开微闭的双目,目光平静地扫过元始与通天,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二位道友所言,皆有道理。秩序不可或缺,活力亦需保全。然,贫道以为,无论是强化秩序,还是鼓励竞争,其最终目的,不应仅仅是维持‘稳定’或彰显‘力量’,而应是——为了芸芸众生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他顿了顿,引动了识海中的医道天道印,一股蕴含着“生机”与“平衡”的道韵自然而然地弥漫开来,影响着周围的规则气息。
“天庭权柄,当用以疏导而非压制。可设立‘巡天医官’,隶属天庭,但受我天医门医术指导,职责并非惩戒,而是巡游四方,及时发现并处理因天地规则变动、或因大规模争斗而产生的‘天地病灶’,如淤积的戾气、爆发的瘟疫、受损的地脉等,防患于未然。此乃‘医治’天地,亦是维持秩序之本。”
“仙凡界限,亦非绝对。当设立‘飞升考核’,但考核之标准,不应仅仅是法力强弱,更应考察其心性、功德,以及对天地众生之贡献。同时,鼓励已成仙道者,在不干扰凡俗的前提下,可传下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之术,或引导有缘向善,此亦是积累功德,稳固道心之举。一味隔绝,反生神秘与对立。”
云清提出的,是一条不同于阐教“严控”和截教“放任”的第三条道路——以“医治”和“引导”为核心,动态平衡的治理思路。将天庭的部分职能从“管理者”向“服务者”和“调节者”转变,将修行界的活力引导向对天地众生有益的方向。
元始天尊眉头微蹙,显然对这种削弱天庭绝对权威、加入太多“不确定性”的方案有所不满,但他没有立刻反驳。因为他能感觉到,云清的话语中,蕴含着与那医道天道印同源的力量,正在悄然影响着周遭的天道规则,使其倾向于这种“平衡”与“生机”的方案。强行反对,恐事倍功半。
通天教主则是眼睛一亮,抚掌道:“妙!巡天医官,疏导天地病灶!飞升考核,看重心性功德!此议大善!既保全了秩序,又给予了生机与上升之途!比某些人只知道一味打压要强得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道:中医传人在火影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道:中医传人在火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