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依偎在一块,聊了会儿天。
沈麦麦想起一件事,道:“昨天从美国寄来了个包裹,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
“美国?”
陈长河一怔:“露西寄来的?”
“对。”
“里面是什么?”
“我没打开,你拆开瞧瞧吧。”
“好。”
陈长河搬来包裹,这是一个木箱子,上面贴着邮寄信息,显示正是露西从美国寄来的,时间是10月初。
打开木箱子,里面是个皮箱子。
打开皮箱子,里面的东西出现在二人眼前。
先是几件高档女士包包。
又是几件精美的饰品。
这些价值不菲的东西都是来填充空间的,它们下面才是露西真正要寄的东西。
四张音乐专辑,封面都是露西的靓照,靓照旁边印着露西的名字,显然是她的新专辑。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张音乐专辑并非完全相同,而是两份专辑,每份两张。
陈长河看了看专辑上面的歌曲目录,发现露西是把他给的那几首歌拆分开来,然后用其他歌曲作为填充,制作了这两张专辑。
专辑下面,还有一本册子、一本书。
册子是《怦然心动》改编后的剧本。
至于那本书,令陈长河惊讶的是……它竟然是《怦然心动》的小说,上面还印着他的作者名“changhe”,以及“戈登出版社”的字样。
“什么情况?”
他惊讶不已:“露西联系戈登出版社,把它出版了?这写着我的名字,我怎么不知道呢?罗伯特给我打过几次电话,也没提这事啊……”
自美国回来后,罗伯特联系过他几次,基本每次都是汇报《双城》的好消息,销量屡破新高,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英文出版市场最畅销的小说作品,没有之一!
其他国外的出版社也联系过他,汇报销量,有的地方销量很高,有的地方暂时销量一般,但没有很差的。
他的海外银行账户里面的存款也在节节攀升,目前已经超过3000万美金大关。
无数媒体想要采访他。
只不过他实在太忙,就全都给拒了。
这些东西的下面,是露西手写的一封信。
陈长河打开查看。
里面说明了三件事。
其一,关于两张音乐专辑。
第一张专辑早在7月份就在北美地区推出了,销量不错,目前已经在北美以外的地区发售。
另一张专辑刚刚推出。
她特意等两张专辑全部推出后,各寄来两张。
并且,她还向戈登出版社要了陈长河的海外银行账号,汇了一笔词曲费用。
其二,关于剧本。
剧本是她请编剧根据陈长河的故事改编而成。
布朗森集团与一家电影制作公司合作,正在将它拍成电影,目前已经快拍完了,女主角当然就是露西。
原着改编费,她同样汇给了陈长河。
其三,那本小说。
这是她请戈登出版社做的,只是样书,交由陈长河审查,如果他愿意出版,只需要给罗伯特打个电话即可。
“原来如此。”
陈长河哑然失笑。
再往下看,便是对他和沈麦麦的问候。
他把信看完一遍,又翻译给沈麦麦——说起来,沈麦麦如今也在学英语,只不过她没有基础,时间也有限,学起来的速度比较慢,目前还只会一些简单词句。
沈麦麦听罢,笑道:“既然她如此有心,帮你联系了出版社,那就同意出版嘛,这么好的故事,不被读者看到,也怪可惜的。”
陈长河点点头:“嗯,回头我给罗伯特打个电话。”
“先给露西打个电话吧。”
沈麦麦说道:“把收到包裹的消息告诉她,还有专辑……嗯……先听听专辑,再给她打,也好夸夸她唱得好。”
“哈哈,好。”
二人欣赏了一下两张专辑。
除了陈长河给的几首歌之外,其他歌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挺好,有的就一般了。
不过,文化不同、个人喜好不同,这只是陈长河与沈麦麦的观感,不能代表别人,更不能代表西方人。
而且,绝大多数音乐专辑都是这样——一首主打歌,两三首扛大梁的,其他基本就是凑数的。
所有歌曲都很能打的专辑,不是没有,只是很少。
抛却歌曲的词曲,露西的演唱还是挺好的,嗓音不错,MV里的形象也非常清纯美丽,分外动人。
听完歌,陈长河给露西打了个电话。
电话接通,对面恰好是露西接的电话:“你好。”
“露西小姐,我是陈长河。”陈长河笑呵呵道。
“呀!长河先生!”
露西的声音瞬间充满了惊喜与热情:“真不敢相信会是您!我还以为您要等很久才会联系我呢!”
“抱歉,露西,最近确实太忙了。”
陈长河笑着说:“我今天刚从外地回到家里,得知你寄来了包裹……谢谢你的礼物,那些包包和饰品,麦麦很喜欢,说你的眼光非常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