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信封,黄聚山三人的呼吸更加急促,脸也更红了。
他们紧紧盯着陈长河的手,无声地催促着。
在众人灼热的目光注视下,陈长河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小心翼翼地拆开了这个内层信封。
从里面取出了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崭新的期刊样刊,以及一封附在刊前的编辑来信。
这本期刊的封面,简洁而庄重,上面清晰地印着卷期号——Volume 62, Issue 6, December 1994。
“主任……”
黄聚山的声音颤抖:“看、看看……目录……”
“好。”
陈长河轻轻点头,翻开期刊目录。
几人定睛看去。
只一眼,便看到了他们的论文——《Causal Inference Revolution: Design-Based Approaches, Identification Strategies, and Policy Evaluation》!
之所以一眼发现,是因为,这篇论文,是本期第一篇!
“第一篇!是首篇!”
赵旭的惊呼声第一个打破了研究室的寂静。
他指着目录页最顶端的那行标题,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在顶尖学术期刊的惯例中,当期第一篇论文往往意味着编审团队最高的认可与推崇。
这个不言自明的信号,像一粒火星落入了油库,瞬间点燃了所有人压抑已久的情绪。
“太好了!”
“我们真的做到了!”
霎时间,黄聚山、洪犇、赵旭三人再也抑制不住,激动地喊出声来,紧紧握拳。
研究室里其他参与过数据整理和辅助工作的研究员们也沸腾了,欢呼声和掌声瞬间淹没了整个房间。
尽管这论文上面没有他们的名字,但能与这项研究产生关联,已是与有荣焉。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陈长河,属于黄聚山他们,也属于这个诞生还不久的、充满活力的集体。
对研究室未来的声望和地位,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提升。
陈长河的嘴角也扬起欣慰的笑意,眼中闪烁着光彩。
但他的激动更内敛,远不像其他人那般外放。
在一片欢腾中,他轻轻拿起了随刊寄来的那封编辑来信。
信纸是厚重的官方用笺,抬头上印着《Econometrica》的刊名。
令他有些意外的是,这封信并非出自普通编辑之手,而是由期刊主编霍华德亲笔。
信中,霍华德用热情而严谨的学术语言,盛赞这篇论文“为因果推断领域提供了清晰而有力的新范式”、“展现了卓越的学术洞察力”,并期待他们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温芳颜内心的惊讶与好奇已经达到了顶峰。
她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会让这一屋子平时沉稳严肃的学者,会变得如此失态。
见陈长河是他们之中唯一还算淡定的人,她张了张嘴,正准备开口询问。
但掐在此时,研究室的喧闹声引来了恰好路过的罗志旺。
他诧异地推门进来,看着满屋子兴奋得几乎要手舞足蹈的研究人员,一脸茫然地问道:“这是……出什么大喜事了?怎么这么热闹?”
“罗主任,有件喜讯。”
陈长河将手中的期刊递向罗志旺,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罗主任,我们那篇计量经济学方面的论文,在《Econometrica》上发表了。”
“什么?!《Econometrica》?!”
罗志旺闻言,仿佛被定身法定住,眼睛瞬间瞪得溜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几乎是冲了过来,一把接过那本期刊,翻来覆去地看,手指有些颤抖地抚摸着封面上的刊名。
“我的老天爷……真是《Econometrica》!”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震惊兴奋而拔高:“这可是经济学界金字塔最顶尖的刊物!是无数经济学家穷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殿堂!
你们的论文,竟然发表在了这上面……
我看看,我看看……在哪里……找到了……天呐,还是首篇!”
他盯着那目录瞧了数秒,抬起头,目光灼灼地扫过陈长河、黄聚山等人,语气激动万分。
“国内学界这么多年,能在这本杂志发文章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你们居然还拿了首篇!
太厉害了!你们真是太给咱们中心长脸了!
这不单单是你们几个人的荣誉,这对我们整个江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不,对于咱们整个国内的经济学界,都意义非凡啊!
以后咱们中心招人才、搞合作,拿出这本样刊,谁不得高看咱们一眼?”
站在一旁的温芳颜,听着罗志旺这番连珠炮似的、充满震撼与赞叹的解释,看着他那近乎失态的反应,终于彻底明白了。
她虽然不懂那些深奥的经济学理论,但完全理解“金字塔尖”、“意义非凡”这些词汇的重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