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媒体的报道,瞬间引爆了整个媒体圈。
第二天一早,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跟进!
几家权威媒体在报道了相关内容的同时,还特意采访了国内出版界的一些大佬。
某位作协副主席在报道里说:“《双城》的全球影响力,在国内文学作品里是独一无二的。
仅仅凭着这一本书,陈长河有几亿资产,都十分正常。
更别说《甜蜜蜜》等几部作品也都极为畅销了……
甚至可以说,以他这些作品的销量和影响力来说,几亿资产的数字还是偏低的。”
某位资深出版人则表示:“现在国内顶尖作家的版税早就不是小数目,更别说走向国际的作品。
陈长河的收入完全符合市场规律,之前那些质疑,纯属不懂行的瞎猜……当然,之前大家并不知道他就是作家长河。”
在这些铺天盖地的报道下,那些恶意抹黑、煽动的小报瞬间被打得溃不成军!
舆论的转变,快得像翻书。
先前那些质疑陈长河财富来源的声音,在这一连串的权威证词面前不攻自破。
街头巷尾的议论完全变了风向。
“我早就说过,像陈主任这种善良慷慨的人,怎么可能是靠歪门邪道发财的?”
“人家一本书就能赚几千万美元,还是正当收入,这几亿资产算什么?”
“《甜蜜蜜》和《情书》可都是被拍成了电影的!《过把瘾》也被拍成了电视剧,这些方面也得有收入吧?”
“还有那些歌曲……”
“几个亿是多,可人家都是凭自己本事挣来的!那些胡说八道的人,有本事自己也写几本书,写几首歌,去挣这么多钱啊!”
“别说这些书的收入有这么高了,就算没有,我相信以陈长河那种天才的脑子,挣这么多钱也一点不奇怪!”
“就是,《双城》翻译成外文卖遍全球,这是给咱们国家长脸啊,有几亿资产怎么了?”
“欸?兄弟,你昨天可不是这么说的,昨天你还说……”
“哎呀,我那不是不知道陈长河就是作家长河嘛,现在知道了,我当然要相信他,我可是他的忠实书迷!”
“长河是我的偶像!陈长河也是我的偶像!他们竟然是一个人……天呐!”
“天才!左手写小说征服全球读者,右手搞研究震惊国际学界!这才是真正的天才!”
“你们想想,一个能写出《双城》这种深刻作品的人,在经济学上取得突破再正常不过了。文学需要洞察人性,经济研究何尝不是?”
一时间,对于陈长河的批评,全都变成了赞誉。
那些曾经刊登过质疑报道的小报,不得不连夜撤稿。
散布谣言的人,一个个哑口无言。
在这场舆论的反转中,陈长河的形象不仅没有受损,反而更加高大。
一个集文学才华、音乐天赋、学术造诣与商业智慧于一身的全能天才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公众心中!
于是,各路媒体更加疯狂地涌向江北大学,聚集在经济研究中心楼下,都想第一时间采访到陈长河!
然而。
他们只看到了那些得知“作家长河”真实身份后赶来“朝圣”、乌泱泱地聚在经济研究中心、同样希望看到陈长河的大学生和读者群众们。
根本见不到陈长河本人。
众媒体询问率人出来维持秩序的罗志旺,陈主任在吗?
罗志旺答复:陈长河不在研究中心。
“陈主任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有记者急切地追问。
罗志旺面带歉意,但语气坚决:“抱歉,陈主任的私人行程,我们不便透露,也不知道他何时返回。”
找不到正主,记者们如同失去了目标的蜂群。
在楼下徘徊了一阵,眼见确实无望,只得悻悻然准备收拾设备离开,盘算着去其他地方碰碰运气,或者干脆在校园里蹲守。
但就在此时,罗志旺从怀里掏出来一份稿件,叫住了正准备散去的记者们:“各位媒体朋友,请留步!”
众人疑惑地停下脚步,看向他。
罗志旺扬了扬手中的稿件,朗声说道:“陈主任虽然因故无法亲自接受大家的采访,但他离开前,特意留下了这篇稿件,委托我转呈给各位媒体朋友。陈主任说,如果各位觉得合适,可以考虑刊登。”
话音刚落,刚才还垂头丧气的记者们瞬间又围拢过来,眼睛紧紧盯着那份稿件。
罗志旺将稿件复印了多份,分发给主要的几家媒体代表。
拿到稿件的记者们迫不及待地当场阅读起来。
他们原本以为这会是一篇关于陈长河个人经历、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的说明。
亦或是,针对近期谣言的回应。
但细读之下,却发现,并非如此。
……
当天下午。
多家媒体在显着位置刊登了陈长河的这篇文章。
文章标题为——《筑牢思想防线,掌握舆论主动——新时代背景下的舆论阵地建设思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九零,带着青梅读大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