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章:应对夏季药材短缺
初夏的阳光日渐炽热,县城的气温一路攀升,午后的街道热浪滚滚,连空气都带着几分焦灼。清禾药铺的后院仓库里,陆清正仔细检查着刚入库的药材,指尖抚过干燥的黄芪,眉头微微蹙起——往年这个时节,部分喜阴喜燥的草药就容易因高温变质,今年随着新分店筹备和新品热销,药材需求量激增,货源更是紧张,不少药商已经开始抬高价格,甚至直言部分药材“暂无现货”。
“师父,刚才州府的药材商来消息,说薄荷、藿香、金银花这些夏季常用药材,因为连日高温减产,价格涨了三成,而且后续货源可能供应不上。”陈宇匆匆走进仓库,手里拿着采购清单,神色有些焦急,“咱们新研发的清热祛湿养颜膏和莲子百合安神粥包都要用这些药材,要是断货,新品生产就得停了,药铺的日常诊疗也会受影响。”
陆清心中一凛,夏季是暑热、湿气重的季节,百姓们对清热祛湿、解暑降温的药材需求极大,薄荷、藿香、金银花更是药铺的常备药材,若是断货,不仅会影响生意,还可能让依赖这些药材治病的百姓失望。她沉思片刻,语气坚定地说:“不能等靠药商,我们得主动出击,从源头解决问题。”
早在开春时,陆清就预料到夏季可能出现的药材短缺问题,特意让陆墨在调研周边市场时,留意了各地药农的种植情况。如今看来,提前布局的决定是正确的。她立刻让陈宇取出之前记录的药农联系方式,“你立刻联系柳县、云县周边种植薄荷、藿香、金银花的药农,告诉他们我们愿意以高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预订他们今年所有的新鲜药材,而且我们会派车上门收购,不耽误他们的时间。”
“高于市场价一成?”陈宇有些惊讶,“这样会不会增加成本?”
“成本虽会增加,但能保证货源稳定,百姓能及时用到药材,这比什么都重要。”陆清解释道,“而且我们直接从药农手中收购,省去了中间商的差价,实际上比从药商那里采购还要划算,还能保证药材的新鲜度。”
陈宇恍然大悟,立刻按照陆清的吩咐,派人分头联系药农。不出意料,药农们得知清禾药铺愿意高价收购,还上门提货,都欣然同意,纷纷签订了采购协议。一位种植金银花的药农激动地说:“往年我们的金银花都是卖给药材商,价格被压得很低,还经常被挑三拣四,今年陆大夫愿意高价收购,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解决了货源问题,药材的储存又成了关键。夏季高温高湿,药材容易受潮、发霉、生虫,尤其是薄荷、藿香这类含挥发油多的药材,储存不当很容易失效。陆清立刻对仓库进行改造,在屋顶加装了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墙壁上开凿了通风口,安装了木制的排风扇,每天早晚各通风两个时辰,保持仓库内空气流通;地面铺上了干燥的草木灰,吸收湿气;还在仓库里放置了多盆石灰和干燥的木炭,进一步防潮。
“所有药材入库前,都要彻底烘干,确保含水量不超过一成。”陆清对负责仓储的伙计说,“薄荷、藿香这些易挥发的药材,要放在密封的陶罐里,罐口用蜡密封,外面包裹一层防潮纸;金银花、莲子、百合等干货,要放在竹编的筐里,架离地面半尺,避免接触潮气。”
她还制定了严格的仓库管理制度:每天记录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一旦湿度超过六成,就增加通风和除湿措施;每周对药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有受潮、发霉迹象的,立即挑出晾晒或处理;不同种类的药材分开存放,避免串味影响药效。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陆清还特意在仓库旁边搭建了一间小型冷藏房——用厚木板做墙壁,中间填充隔热的锯末,屋顶覆盖厚厚的茅草,地面挖了浅坑,铺上冰块,再用木板隔开,形成一个简易的低温储存空间。薄荷、藿香等对温度敏感的药材,就存放在这里,温度控制在十摄氏度左右,有效延长了药材的保质期。
“陆大夫,您这个办法太妙了!”负责仓储的伙计兴奋地说,“之前我们储存的薄荷,不到半个月就挥发得差不多了,现在放在冷藏房里,半个月过去了,还是清香扑鼻,药效一点没减!”
陆清笑着说:“药材是治病救人的根本,一点都不能马虎。我们多花点心思,就能保证药材的品质,百姓们用着也放心。”
在陆清的精心安排下,清禾药铺的药材供应始终保持稳定。即使周边其他药铺因药材短缺纷纷涨价或断货,清禾药铺的药材不仅品类齐全,价格也保持不变,还能保证品质新鲜。
“陆大夫,真是太感谢你了!我跑了好几家药铺,都买不到藿香,只有你这里有,而且价格还和之前一样。”一位老太太拿着刚买的藿香,感激地说,“我孙子中暑了,急需藿香正气水,要是买不到,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农门医女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农门医女闯古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