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陆大夫是真心为百姓着想,我们不慌了!”“我们回家等着,不哄抢药材,不给药铺添麻烦!”
看着百姓们逐渐散去,陆清松了口气,转身对周明说:“你继续在这里值守,登记百姓的需求,尤其是偏远村落的村民,他们获取信息不便,要特意留意。我去工坊看看,准备批量生产防疫香囊和简易防疫汤药。”
工坊里,陆清带着留下来的伙计,将薄荷、艾叶、藿香等药材研磨成粉,混合后装入提前准备好的布袋中,制成防疫香囊。“这种香囊能芳香化浊、驱邪避秽,让伙计们送到县城的各个街巷,尤其是驿站、茶馆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挂上,同时免费发放给百姓,让大家随身佩戴。”她一边指导伙计制作,一边说道,“再烧一大锅艾草水,让伙计们送到各个街道,让百姓用来洗手、擦拭门窗,消毒防疫。”
傍晚时分,陆墨带着第一批采购的药材赶回县城,足足装了三辆马车,都是新鲜采摘的金银花、连翘和艾叶。“姐,我联系了柳县的十多位药农,他们把自家存货都拿出来了,还连夜采摘了不少新鲜药材,后续还有更多药材在运输途中。”陆墨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一丝欣慰,“我路过朱家镇外围时,看到不少百姓聚集在路口,想往县城逃,已经被官府拦下,暂时安置在城外的临时安置点,那里的百姓急需防疫药材和救治。”
陆清心中一紧:“安置点有多少百姓?有没有大夫?”
“大概有两百多人,只有两位本地大夫,根本忙不过来,不少人已经出现了轻微的发烧症状。”陆墨说道。
陆清立刻做出决定:“陈宇,你带人把刚运来的药材分拣、清洗、烘干,连夜赶制‘清瘟防疫饮’的原料;周明,你带上第一批做好的防疫香囊和部分药材,跟着我去城外安置点,给百姓发放香囊和防疫汤药,为疑似症状的百姓诊治。”
夜幕降临,县城外的临时安置点灯火通明,挤满了流离失所的百姓,孩子们的哭闹声、大人的咳嗽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揪心。陆清一到安置点,就立刻投入工作,为发烧的百姓诊脉、开方,周明则带着伙计发放防疫香囊和简易防疫汤药,讲解防护知识。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哭着说:“陆大夫,我的孩子烧了一天了,一直咳嗽,你快救救他吧!”
陆清连忙为孩子诊脉,孩子体温很高,脉象浮数,正是疑似染病的症状。她立刻让周明取来退烧药和防疫汤药,亲自喂孩子喝下,又用温水为孩子擦拭身体降温。“放心吧,孩子只是初期症状,喝了药,好好休息,会好转的。”她安慰道,又叮嘱妇人,“你也要喝一碗防疫汤药,佩戴好香囊,尽量和其他发烧的百姓保持距离。”
忙碌到深夜,陆清才带着周明返回县城。刚回到药铺,就收到苏瑶派人送来的消息:苏家已经联系了周边府县的资源,筹集了大批口罩、艾草、酒精等防疫物资,明天一早就会送到,同时苏瑶已经协调官府,加强县城出入管理,严防疫情扩散。
陆清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药材和图纸,疲惫的脸上却透着坚定。她知道,这场与瘟疫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朱家镇的怪病究竟是什么?传染性有多强?背后是否真的如传言般是瘟疫?这些都是未知数。但她不能退缩,清禾药铺是县城百姓的希望,她必须守住这份希望,尽快找到应对之策,守护好县城和周边百姓的平安。
窗外的夜色深沉,药铺的灯火却彻夜未熄。陆清坐在桌前,翻阅着古籍中关于瘟疫、怪病的记载,对比着陆墨带回的病症描述,试图找到相似的案例和应对方法。工坊里,伙计们还在连夜加工防疫药材和香囊,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那是守护生命的味道,也是希望的味道。
喜欢农门医女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20xs.org)农门医女闯古代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