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爆竹咯!赶年兽咯!”稚童们欢快的尖叫声、奔跑追逐的脚步声,成为了除夕夜最动听的背景乐。他们穿着崭新的、厚实的棉袄,脸蛋冻得红扑扑,眼睛却亮得如同星辰,手里攥着大人给的几枚铜钱或一小包蜜饯,在挂着灯笼的巷子里疯跑嬉闹。打雪仗、捉迷藏、或是围在卖糖画、面人的小摊前,看得目不转睛。
“娘!快看!那个灯好亮!”一个小女孩指着远处坊门口悬挂的巨大走马灯,兴奋地拍手。那走马灯用新纸糊成,内置精巧的烛台,灯面上绘着简单的耕牛、骏马图案,随着热气推动旋转,光影流转,引得无数百姓驻足围观,啧啧称奇。
“爹,我要吃那个!”一个小男孩拉着父亲的手,指向路边一个冒着腾腾热气的小摊。摊主正熟练地用长筷子从滚沸的油锅里捞起炸得金黄酥脆的“焦叶”,撒上一点粗盐,香气四溢。
“好好好,买!”做父亲的汉子爽朗一笑,从怀里掏出几枚还带着体温的铜钱。若是往年,这几枚钱或许要掂量许久,如今,靠着在官仓轮值得的加班费,也舍得让娃儿尝尝新鲜了。
家家户户的厅堂里,都摆上了比往年丰盛得多的年夜饭。精铁锅炒出的热菜散发着诱人的锅气,炖煮的肉食软烂喷香,新蒸的年糕白糯香甜。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灯火可亲。老人们感慨着今年的好光景,念叨着陛下的恩德;壮劳力们盘算着开春的活计,是继续在工坊干,还是回去伺弄那几亩用了新式农具、盼头更大的田地;妇人们则笑着谈论着新买的布料,计划着给家人添置新衣;孩子们的心思最简单,只顾着埋头扒饭,眼睛却滴溜溜地盯着桌上的肉菜。
“阿爷,陛下是不是最厉害的人?”饭桌上,一个刚开蒙的小童仰着脸问祖父。
“那是自然!”祖父捋着花白的胡子,脸上是发自内心的敬仰,“陛下是神龙下凡,来救咱们老百姓的!没有陛下,哪有咱家今年的白米饭、大肥肉?你得好好读书,将来也考个功名,替陛下效力!”
“嗯!我长大后也要考功名!替陛下效力!”小童似懂非懂,却用力地点着头,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类似的对话,在无数个家庭上演。“陛下”、“好日子”、“盼头”,成了这个除夕夜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这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画卷,并非只在帝都咸阳泼墨挥洒。它如同奔涌的暖流,以咸阳为中心,沿着四通八达的水泥驰道,向着帝国辽阔疆域的每一个角落,迅猛扩散!
九原军营,朔风如刀。
戍边的将士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篝火上架着几口黝黑锃亮的精铁大锅。锅里翻滚着大块肥美的羊肉,浓郁的肉香混合着花椒、姜片的辛香,驱散着北疆刺骨的寒意。王贲将军亲自将御赐的新丰酒倒入士卒手中的粗陶碗。
“弟兄们!”王贲的声音洪亮,压过了呼啸的风声,“干了这碗陛下赐的酒!暖暖身子!吃饱喝足,养足精神!开春后,用咱们手里的新弩,给那些敢探头探脑的匈奴崽子们,好好放放血!让他们知道,我大秦的边关,固若金汤!”
“干!陛下万岁!大秦万年!”粗犷的吼声震天动地,豪情盖过了严寒。士卒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篝火映红了一张张饱经风霜却写满坚毅和满足的脸庞。御寒的新衣穿在身上,精良的武器握在手中,丰厚的粮饷揣在怀里,陛下的恩泽记在心里,戍边的艰苦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难熬。他们谈论着家乡的变化,憧憬着轮休归家的日子,篝火噼啪,笑声朗朗,在这苦寒之地,硬生生烘出了一片滚烫的豪情。
巴蜀锦官城,气候温润。
新修的水泥官道两旁,早已是张灯结彩。虽然地处西南,受关中新风影响,不少人家门口也贴上了桃符,挂起了纸灯笼。乡野间,农人们结束了冬日的短暂休憩,开始为开春的耕种做准备。崭新的曲辕犁、轻便的龙骨翻车被擦拭得干干净净,摆放在堂屋最显眼的位置,如同等待出征的战士。
“老李头,开春你那坡地,打算种啥?”
“嘿嘿,有了这新犁,那几亩坡地也能伺候好了!打算种点菽,再套种些新从郡里农技吏那学来的‘冬葵’,听说城里人稀罕这个,能卖个好价钱!”
“还是你有想法!我得跟你学学!这日子啊,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田间地头,三三两两的农人抽着旱烟,晒着难得的暖阳,交流着耕种计划,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孩童们在刚收割过的稻田里追逐嬉戏,欢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一种安宁富足、充满生机的气息,弥漫在巴山蜀水之间。
东海之滨,琅琊港口。
虽是年节,港口依旧繁忙。巨大的海船趁着冬日季风减弱,抓紧时间卸下从南方运来的稻米、布匹,装上本地产的海盐、腌鱼,准备开春后发往北方。码头税吏们裹着厚棉袄,手脚麻利地清点着货物,计算着商税,脸上不见往昔年节值守的怨气,反而带着笑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