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不远,萧何端坐在“秦律”考场内,气定神闲。他的试卷题目更是直指核心:
一、陛下新政:凡民有争讼,可越级至郡“直诉院”陈情,郡守须亲自或委派得力官员十日内受理初查。此制意欲革除旧弊为何?若某县令阻挠其治下百姓赴郡直诉,当依《吏律》何条惩处?
二、商贾贩运,新颁“驰道令”有载:持有效验传之货殖,驰道沿途驿站需优先保障其车马停驻、草料补给,不得无故刁难或索取规费。若有驿站吏员违令,商贾可向何司呈告?该司须于几日内查实回复?
三、工部督造之官营作坊,新行“匠籍等第制”。匠人按其手艺、所制器物之精良与多寡,可积功升等。不同等第,其月俸、授田额及子弟入官学之优先权皆有不同。此制立意,重在激励何等?
四、案例析断:某甲于咸阳西市新设“四海货栈”,售贩蜀锦、齐纨。开业三月,生意兴隆。然有旧商行东主乙,嫉其利,买通市掾小吏,诬告甲货栈所售蜀锦乃以次充好,并勾结游侠数人于市集散布流言,致甲货栈声名受损,客源锐减。甲诉至咸阳令署。问:乙及市掾小吏、造谣游侠各犯何罪?当如何论处?(请援引具体律条)
萧何提笔蘸墨,嘴角露出一丝沉稳的笑意。这些题目,紧扣陛下登基以来颁布的各项新政律令,直指吏治、商业、匠造等领域的积弊与革新方向,没有一道是空谈虚理。尤其是那案例题,简直是将他在沛县做吏时处理过的类似纠纷,搬到了帝都的舞台上!他略一沉吟,便在草稿纸上条分缕析,援引律令,字字铿锵:“乙犯‘商贾同业相嫉,行贿构陷’罪,依《杂律》第二十四条,当罚没其商行货值之半,徒三年…市掾小吏犯‘受赃枉法,诬陷良善’罪,依《吏律》第九条,黥面,夺职,流三千里…游侠犯‘造谣生事,扰乱市易’罪,依《盗贼律》附例,首犯杖一百,枷号示众十日,从犯各杖八十…”
“算学”考场内,气氛则显得更为凝滞。试卷上那些以活字清晰印制的题目,如同天书般难住了不少皓首穷经、只知背诵《九章》章句的老儒生。
一、今有圆材埋于壁内,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四寸。问:径几何?
二、今有堤,下广二十尺,上广八尺,高十尺,袤一百三十尺。秋程人功七百尺,问:总用功几何?若征夫千人,几日可成?
三、今有粟一斛,舂之为粝米七斗。问:若欲得粝米八百九十石,需粟几何?又有春钱(加工费)每舂一斛粟,付钱五文。问总需钱几何?
四、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考生,死死盯着第一题那个抽象的圆和切割线,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嘴唇哆嗦着,反复念叨着“周三径一,古率如此…”,却无论如何也套不进这个具体的图形。旁边一个年轻些的考生,则飞快地在草稿纸上画着辅助线,运用商高定理进行推算,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更有甚者,面对第三题那庞大的数字换算和简单的乘法,竟也抓耳挠腮,显然平日极少接触实际钱粮计算。
而在“匠造”考场,景象又自不同。考桌之上,除了笔墨纸砚,竟还摆放着几样小物件:一截带有榫卯结构的小木块,一个简单的滑轮组模型,一些小块的不同质地的建材样本。试卷题目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一、(结合桌上木块)此榫卯结构,适用于何种连接?较之铁钉连接,其优势与劣势各为何?
二、(结合滑轮组模型)若以人力牵引此组滑轮,欲升起重物三百斤,问需用力几何?(需简述计算依据)此装置最宜用于何种工程场景?
三、(观察建材样本)试辨识样本一、二、三各为何种材料?并简述陛下推广之“水泥”较之传统夯土版筑,用于筑城或修渠,其最显着之优点为何?
四、绘图题:试绘一可承重之简易木桥侧面结构示意图,标注主要受力构件。
一些考生立刻兴奋起来,如同见到心爱玩具般摆弄起那些模型和样本,眼中闪烁着实践者才有的光芒。他们或拿起木块研究榫卯的咬合,或拨动滑轮计算省力比例,或仔细摩挲分辨建材样本的质地,然后在纸上飞快地写写画画。对他们而言,这些源于实际匠作的问题,远比空洞的经义更对胃口。
............
咸阳城外,北郊禁军大校场。
这里的气氛与贡院内的肃穆文思截然不同,空气仿佛都被无形的力量绷紧,弥漫着硝烟、汗水和钢铁的粗粝气息。这里,是“武科”考场。巨大的校场边缘,以醒目的石灰线划分出不同考区:弓马、角抵、负重、器械、军阵策论。
校场四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身披铁甲的禁军士兵如同雕塑般矗立,冰冷的目光扫视着场内场外,带来沉重的威压。高台之上,数名身着精良甲胄、肩章闪耀的兵部将官正襟危坐,他们是此次武科的主考。蒙恬虽未亲临,但其副手、素以严厉着称的将军李信坐镇中央,他面容冷峻,眼神如刀,仿佛能穿透每一个考生的伪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