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赫看着刘邦,语气变得郑重:“陛下擢升你于此位,用意深远。杨院士是攻坚之矛,而你,则需成为护佑之盾,理顺所内一切杂务,为他创造潜心研究的环境。此事不易,甚至可能会受些委屈,但你需明白,保障杨院士的研究,便是你最大的政绩!你可能明白?”
刘邦听得心头暗惊。当众拂李斯的面子?对胥坤随意?把博士学子折磨得苦不堪言?这得是个什么级别的“奇人”?
但他面上毫无惧色,反而露出一种“舍我其谁”的坚定:“下官明白!请尚书大人放心!下官必当竭尽所能,服务好杨所长,处理好所内事务,绝不让琐事烦扰杨所长清修,更不让陛下和大人失望!”
“好!有此决心便好!”杜赫抚掌笑道,“走,本部正好无事,便亲自送你前往皇家学院赴任,也顺道去看看,这位杨院士,究竟是何方神圣。”
杜赫确实存了好奇之心,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搅得朝野皆知、让胥坤都头疼无比的“科研核弹”。
刘邦闻言更是惊喜,吏部尚书亲自送他赴任,这是何等的体面和重视!他连忙道:“怎敢劳动尚书大人大驾……”
“哎,无妨无妨,正好活动活动筋骨。”杜赫笑着打断他,亲切地拉着刘邦的胳膊,一同走出了吏部大堂,登上了杜赫那辆宽大豪华的尚书座驾。
马车向着咸阳城西的皇家学院驶去。车内,杜赫又简单介绍了一下皇家学院的格局和几位主要人物,如工学院院长茅焦、化学院院长徐福等,叮嘱刘邦日后难免要与他们打交道,需注意礼节云云。刘邦凝神静听,将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
与此同时,皇家学院,电学研究所内,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如同人间炼狱。
杨永信自四日前从工学院、化学院“扫荡”归来后,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彻底陷入了疯狂的科研状态。
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研究所里所有被分配来的博士、学子全部召集起来,指着那本扶苏亲自指点的、被他视为圣物的《电学基础原理交流》小册子,命令众人必须在三天内,将其整理、扩充、抄写,编写成一部系统性的、深入浅出的电学教材,用于后续教学推广。
这任务本身就已经极难。电学对这群大秦顶尖的读书人来说,完全是天方夜谭般的存在。什么电荷、电场、电流、电路、电阻……这些概念如同鬼画符,看得他们头晕眼花,不知所云。他们只能根据杨永信语焉不详、时常夹杂着大量自创术语和骂人话的“讲解”,连蒙带猜,勉强动笔。
杨永信自己对于原理是懂的,但他完全不懂如何教学,更缺乏耐心。他期望的是这群人能像他一样,看一眼就懂,举一反三,甚至能提出创新观点。可现实是,这群在他看来“蠢笨如猪”的学子,连最基础的概念都要反复询问,写出来的东西错误百出,逻辑混乱。
于是,研究所内整日回荡着杨永信暴躁的咆哮:
“笨!蠢!猪脑子!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你们是怎么被选进皇家学院的?!”
“这里!这里又错了!电势差!不是电力差!跟你说了多少遍了!”
“这写的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拿回去重写!今天写不完不准吃饭!”
“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不,你们根本就不能算一届!简直是一群朽木!”
高压之下,确实出了一些效率。三天后,一部勉强能看的《电学启蒙(初稿)》总算赶工出来了。但参与编写的博士学子们,一个个眼圈乌黑,神情恍惚,如同被抽走了魂魄。
然而,没等他们喘口气,工学院和化学院将他们订制的实验器材陆续送来了。
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琳琅满目的玻璃器皿、陶瓷罐、各种金属线、薄片、磁石、化学药剂……学子们的新奇感只持续了不到一刻钟。因为杨永信立刻要求他们按照他的指示,开始搭建实验装置,验证册子上的原理。
接下来的日子,才是真正噩梦的开始。
杨永信对实验的要求精确到了变态的程度。导线绕制的圈数、角度,溶液配比的浓度,金属片的纯度、厚度……稍有差池,迎来的便是劈头盖脸的痛骂。而且他精力旺盛得吓人,常常为了观察一个现象或者调试一个装置,通宵达旦,不吃不喝,也强迫所有人陪着一起熬。
研究所内时常响起“砰”的碎裂声、杨永信的怒吼声、以及学子们的小声啜泣和哀嚎。饭点永远不准时,送来的饭菜常常放到冰凉也没人顾得上吃,热了又凉,凉了又热。睡觉更是奢望,实在撑不住了,就在实验台旁趴着眯一会儿,随时可能被杨永信吼起来继续干活。
这里没有尊卑,没有礼仪,只有对“正确结果”的偏执追求和无休止的压榨。
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几个出身较好、或原本在各自学院颇受重视的学子,偷偷溜回了自己原来的学院,找到自己的院长或老师,哭诉在电学研究所的非人遭遇,声泪俱下地请求调回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