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书杜赫又驻足片刻,与刘邦低声交代了几句诸如“若有难处,可来吏部寻我”、“与杨院士相处,多些耐心”之类的话,便带着一肚子感慨和几分对刘邦的期待离开了电学研究所。那扇沉重的大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将刘邦彻底留在了这个弥漫着焦糊味、化学试剂味和绝望气息的“学术魔窟”内。
杜赫一走,研究所内那根紧绷的弦似乎稍稍松动了一些,但压抑的氛围并未消散。所有学子博士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或明或暗地聚焦在刘邦身上,里面混杂着希冀、好奇、审视,以及一丝不敢表露太明显的求救信号。
刘邦何等人物,岂能感受不到这些目光?但他深知,眼下绝非大刀阔斧收拾局面、收买人心的最佳时机。那位真正的“主人”——杨永信杨所长,才是这个研究所绝对的核心与主宰。任何未经他允许的“越界”行为,都可能引发这颗“科研核弹”的剧烈爆炸,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惨淡结局。
于是,他对那些投来的目光报以温和却略显疏离的微笑,微微摇头,示意众人稍安勿躁。随后,他轻手轻脚地挪动脚步,既不过于靠近打扰杨永信的实验,又能找到一个相对清晰的观察位置,安静地站在那里,如同一个最耐心的学生,观摩着杨永信的操作。
只见杨永信全神贯注于一个由线圈、磁石和一套简陋手摇传动装置组成的奇怪设备上。他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声音时高时低,夹杂着大量刘邦完全听不懂的术语。
“……磁场强度……切割磁感线……感应电动势……对,转速!肯定是转速不够!这帮蠢材,绕的线圈电阻太大,稍微快点摇就发热……嗯?不对,也可能是铁芯的磁导率问题……妈的,纯度不够就是麻烦……”
刘邦竖起耳朵,努力想从中捕捉一些能理解的信息,但什么“电磁”、“圈数”、“转速”、“电阻”、“磁导率”……这些词汇对他而言,真真是鸭子听雷,云雾缭绕。他唯一能清晰感受到的,是杨永信那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和因为实验不顺而愈发焦躁的情绪。
看了一会儿,确认自己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理解这门高深学问的核心,刘邦非常明智地选择了战略转移。
他的目光扫过杂乱的研究所,最终落在了不远处一张还算干净的桌案上,那里放着几本刚刚装订好、墨迹似乎还未完全干透的书册,封面上歪歪扭扭地写着《电学启蒙(初稿)》。
刘邦悄无声息地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最上面一本,拂去表面沾染的一点灰尘,然后找了个离实验区稍远、靠近门口的角落,搬来一个垫子,直接席地而坐——既显得谦卑好学,又不至于因为坐着椅子而显得过于突出,引发杨永信不必要的关注。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书页。
起初,那些文字和图示依旧如同天书。电荷?正负?电场线?电流?电路图?这都是些什么鬼画符?刘邦看得一个头两个大,几乎要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但他强压下内心的烦躁和一丝自卑,逼迫自己逐字逐句地往下读。他深知,陛下让他来是当“盾”和“管家”的,但若对“矛”所要攻击的领域一无所知,甚至连基本的名词都不懂,那他这个“管家”迟早会被杨永信视为碍事的蠢货,一脚踢开。更何况,他刘邦从来就不是个轻易服输的人!
慢慢地,凭借着书中那些相对基础的比喻(比如用水流比喻电流)和图示,再加上他远超常人的理解和联想能力,刘邦竟然渐渐摸到了一点门槛。虽然依旧无法理解深奥的原理,但至少对“电”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模糊的认知。
当他读到书中关于“天上雷霆亦为电之一种,威力无穷,可焚毁万物”的描述时,他的手猛地一抖,差点把书掉在地上。
雷霆?!
杨永信这帮人,整天鼓捣的,竟然是天上劈雷闪电那种恐怖的力量?!
他们是在玩火!不,是在玩雷啊!
一股寒意顺着刘邦的脊梁骨爬上来,让他瞬间出了一身白毛汗。他下意识地抬眼看向正在和线圈较劲的杨永信,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这家伙……是个疯子吗?竟然敢触碰天神之怒?
但紧接着,书中后续一些关于电的应用设想,更是让他心惊肉跳,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若可控雷电之力,或可驱动机械,替代人力畜力,日夜不息……”
“……电光之速,瞬息千里,或可藉此传递讯息,远超烽火驿马……”
“……电热之效,或可熔炼金石,锻造神兵,亦可为民取暖炊爨……”
“……电化学之变,或可点石成金,亦可造新奇之物……”
一条条,一件件,虽然几乎都还停留在设想阶段,描述也极为粗糙,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可能性,却如同惊涛骇浪,猛烈地冲击着刘邦的认知极限!
驱动机械?传递讯息?熔炼金石?点石成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