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项目研发成功,并顺利转入生产应用后,该研究所之使命便暂告一段落。可视该项目后续是否需要持续改进升级,来决定是解散该所,还是保留部分骨干转为常设机构,负责后续迭代。如此,灵活机动,资源集中。”
此言一出,台下众人眼前都是一亮!尤其是茅焦、徐福等经常需要跨领域合作的人,更是深感此策之妙!这无疑能极大缓解目前各自为战、沟通成本高的问题。
扶苏继续道:“然,研究所之设立,亦不可过于随意,需有章法。故朕意,于学院内成立‘院士研讨会’。”
“研讨会成员,由朕亲自遴选任命之‘皇家学院院士’担任。院士,乃是在其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德高望重之学者,是帝国学术之最高荣誉象征!”扶苏刻意强调了“院士”的地位,这让在座的院长们都不由得挺直了腰板,眼中露出向往之色。
“今后,凡有新项目欲申请成立研究所,必须提交至院士研讨会。由所有院士共同研讨其可行性、必要性、资源需求等。为确保研讨之公正、记录之详实,朕会命黑冰台案牍司派遣专员,常驻学院,监督会议过程,并详细记录每一位院士之发言与最终投票情况。”
“最终,是否批准设立该研究所,需经由全体院士不记名投票,且必须获得七成以上之赞同票,方可通过!并且,每一个获批成立的研究所,都必须至少有一位精通该领域的院士,挂名担任督导,负起学术指导与监督之责!”
这套流程,既给予了学术共同体足够的自主权,又引入了监督机制,还保证了项目的学术质量,考虑得可谓相当周全。李斯、陈平等精通政务之人,闻言都不禁暗自点头。
“当然,有些关乎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的重大项目,需朕乾纲独断。”扶苏语气一转,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朕现钦定,即刻于皇家学院下设以下研究所:
一、火油动力机研究所,由公输昂担任所长!
二、秦魂连射火枪研究所,由韩广奇担任所长!
三、秦魄重炮研究所,由杨慎行担任所长!
四、热气球研究所,由工学院院长茅焦暂兼任所长!
五、电学研究所,由杨永信担任所长!
六、惊雷液研究所,由化学院院长徐福暂兼任所长!
七、火药改良研究所,由李焕担任所长!”
“除此七大朕钦定之所外,其余任何新研究所之设立,必须严格遵循朕方才所言,经由院士研讨会投票决定!绝不可再像以往那般三五名学子便可随意开展研究!”扶苏定下了调子。
众人纷纷领命,心中已在盘算哪些项目值得申请,又该如何争取院士们的支持。
“其次,”扶苏的改革蓝图才刚刚展开,“现行之各分院制度,亦需大刀阔斧进行改制!朕意,撤销现有工学院、化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商学院、算学院等名目,将其重新整合,划分为‘文院’与‘理院’两大分院!”
“文院院长,由中书令李斯兼任!下辖医学系、政务系、农学系、商学系、教育系等偏重人文、社科、应用之学科。”
“理院院长,由茅焦暂为代理!下辖工学系、化学系、物理系、算学系等偏重自然规律、基础原理之学科。”
“另外,军事学院地位特殊,独立于文理两院之外,仍直属皇家学院统辖,由兵部尚书、军事学院院长蒙恬全权管理,非涉及全院重大事务,可不参与学院之日常庶务。”
这番整合,思路清晰,将庞杂的学科进行了科学归类,旨在强化基础学科的地位,并促进文理之间的交流。李斯和茅焦立刻起身领命,深感责任重大。
“改制之后,首要之急,便是编撰教材!”扶苏强调道,“各系必须尽快根据新的系别划分,组织精锐力量,系统编撰本系之核心教材!教材之范本,便参考电学研究所编撰的那部《电学启蒙》,朕的要求只有四个字——‘通俗易懂’!必须由最基础、最浅显之处着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学院今后之教学,将步入正轨。学子入学后,并非直接进入某个研究所打杂,而是根据其兴趣天赋,进入各系进行系统学习!学制暂定为三年!各系需依据教材,制定出详细到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日的教学计划!务必保证,任何一位学子,只要顺利完成三年学业,便能真正‘精通’其所学系之核心内容!做到知识传承,有序不紊!”
“至于现有的学子,”扶苏考虑得很周全,“各分院……不,各系回去后,立刻对现有学子进行甄别考核。其中尤为优异、确有研发天赋者,可按照新规,申请进入上述研究所,或作为新项目的骨干,专职研发,成立新的研究所。其余大部分学子,以及那些被砍掉的、不必要的研发项目中闲置出来的人手,需根据其考核情况,或安排进入各系担任助教,辅助教学;或重新编入各系,作为学生,从头开始,系统学习!绝不能再允许似之前那般,一知半解便盲目参与项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