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烽火硝烟,随着于阗城下那场碾压式的终结之战,渐渐平息下来。
广袤的土地上,曾经林立的三十余国王旗尽数倒下,取而代之的,是象征着大秦帝国无上权威的玄鸟黑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项羽在安排赢礼、李敢等将领分兵驻守各战略要地,并配合黑冰台以及随后赶到的帝国文官队伍,初步搭建起郡县行政框架后,便移驾至曾经的楼兰国都——扦泥城。
选择此地,原因无他。楼兰乃西域最早归附大秦之国,其国主识时务,主动内迁,使得此地避免了战火直接摧残。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尤其是作为帝国西进的前沿基地,扦泥城的建设相对于其他西域城邦而言要好得多。
城墙得到了加固和扩建,城内规划井然有序,帝国官署、军营、仓库、乃至初步设立的市集和医馆都已投入使用,甚至已经开始铺设连接昭武新城的驰道路基。相较于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百废待兴的于阗、龟兹等地,这里无疑更适合作为项羽暂时坐镇、统筹西域全局的指挥中心。
站在修葺一新的原楼兰王宫,未来的楼兰县衙的高台上,项羽俯瞰着渐渐恢复生机的扦泥城。
街道上,既有巡逻的黑色秦军甲士,也有小心翼翼开始出门活动的原楼兰百姓,还有一些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匠户和商贩。一种新的秩序正在强行取代旧的脉络。
持续月余的征战,对于渴望沙场搏杀的项羽而言,虽然后期大多是以一种他并不十分畅快的方式结束,但终究是奠定了帝国在西域的霸权。尤其是最后亲手阵斩十四国国王,总算让他胸中那口憋闷之气稍稍舒缓。
战事既靖,接下来便是依照惯例,向远在咸阳的皇帝陛下呈报捷讯。这一环节,项羽虽不喜文牍,却也不敢怠慢。他召来军中书记官,口述大意,令其润色成文。这份捷报,需得既彰显军威,又合乎帝国法度。
“臣,白虎军区副司令员、武威侯项羽,顿首百拜,谨奏皇帝陛下:
赖陛下天威浩荡,将士用命,西域战事已定,寰宇澄清。谨将战果禀报于陛下御前:
自臣奉命西征以来,陛下仁德广布,西域诸国望风归附。楼兰、且末、小宛三国,深明大义,其王族、贵族感念天恩,自愿内迁于帝国腹地,永为帝国治下。此三国之地,已率先设县治,民皆编户,欣然为陛下新秦民。
然,龟兹、姑墨等十五国,冥顽不灵,悖逆天常,竟纠合所谓‘抗秦神圣同盟’,聚兵达十数万,悍然进犯帝国疆界,屠戮已归附之新秦民,甚至伏杀我军西域籍士兵记137人,其行甚恶,人神共愤!臣于魔鬼山口,率帝国铁骑,破其联军先锋,斩首两千余众,贼众胆裂。
陛下天威不容挑衅,帝国威严不容亵渎,大秦子民不容欺辱。臣当即率兵西进,兵分十五路,直捣敌军核心!臣亲率一军破姑墨,姑墨王授首!
后,龟兹等十四国,畏我兵锋,竟弃其都城,裹挟财货,西窜为寇,转而攻伐曾向我示好之疏勒、莎车等十八国。此十八国,危急存亡之际,幡然醒悟,遣使乞降,愿举国归附,永世为大秦之地。
臣念其诚,允其所请,然贼寇势大,围攻甚急。臣虽星夜驰援,然终究迟了一步,贼寇已攻破于阗等城,十八国之王族、贵族、官员,竟……竟惨遭敌军屠戮,无一幸免!臣闻之,痛心疾首,当即挥师进剿,将于阗城外贼寇主力团团围困。
臣亲率铁骑,断其去路。贼首龟兹王绛宾等十四酋,困兽犹斗,率残部万余做垂死挣扎。臣依帝国军法,先以弓弩、霹雳火挫其锐气,后允其首领挑战,以彰帝国武德。
彼等十四酋齐上,臣单骑应之,尽数诛戮于阵前!余众丧胆,旋即为我大军尽歼。西域遂定!
此战,计收西域大小城邦三十余座,得户籍近七十万,尽为陛下子民。缴获各国王室历年所藏珍宝、金玉、良马、皮革无算,已悉数登记造册,押送回国,充盈府库。
仰陛下洪福,帝国王师所向披靡。白虎军区秦籍将士阵亡者三十有七,皆厚加抚恤;轻伤不足百,重伤一十八人,已妥善救治。将士用命至此,实乃陛下圣明所致。
现今,西域各地已初步设立郡县,委派官吏。工部匠人正全力修缮城池、拓宽驰道,并勘测铺设铁轨之线路。假以时日,西域必为帝国西陲之坚固壁垒、通达西方之繁华通衢。
臣项羽,谨代表北路军全体将士,遥祝陛下圣安!西域平定,此乃陛下文治武功之显赫证明,帝国万年之基业,自此愈发稳固!
臣不胜激动,谨奉捷报以闻。
始平三年十二月初 臣项羽谨奏”
书记官笔走龙蛇,将项羽之意加以文饰,形成了一份格式规整、战果辉煌、且巧妙地将“坐视十八国被屠”转化为“驰援不及痛心疾首”的捷报。
项羽过目后,觉得大体符合心意,便用了印,命快马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直送咸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