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扶苏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蕴藏着风暴。
“是……是九门。”杨慎行硬着头皮确认,声音越来越小,“而且,以目前熟练工匠的成长速度,以及核心部件的加工良品率……臣等日夜推算,预计……预计在陛下亲征之前,最多……最多只能再交付五门合格的火炮。总计……总计可达十四门之数……”
十四门!
这个数字,与“秦魂”步枪一万五千支的辉煌战绩相比,简直寒酸得可怜!
与扶苏内心期望的,至少能装备一个完整炮兵团的数量,相去甚远!
杨慎行说完,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再次重重地将头磕在坚硬的地板上,带着绝望的泣音道:“臣……臣无能!无法完成陛下交代的二十门要求!延误军国大事!臣罪无可赦!请……请陛下治罪!”
议事厅内,落针可闻。
只有杨慎行压抑的、带着恐惧的抽泣声,以及远处厂区隐约传来的、永不停歇的机器轰鸣。
韩广奇脸上之前的得意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兔死狐悲的紧张。
程邈也是面露难色,嘴唇动了动,想为杨慎行分辩几句,但看着皇帝那看不出表情的侧脸,终究没能说出口。
项少龙和胥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他们深知火炮在陛下心中的重要性。
只有十四门炮,对于广阔的南疆战场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扶苏沉默了。
他没有立刻发作,也没有立刻让杨慎行起来。
他只是用手指,有节奏地、一下下地敲击着桌面。
“咚……咚……咚……”
这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在思考,在权衡。
他知道杨慎行说的是实话。
火炮的技术门槛远高于步枪,这不是靠热情和加班就能迅速解决的。
核心的炮管镗削技术、钢材质量、闭锁机构的精密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卡住产能。
杨慎行是个技术官,不是魔术师。
治他的罪?
容易!
杀了他,或许能平息自己的一时之怒,但对解决火炮产能问题,毫无益处,甚至将因为失去一个顶尖的技术负责人而让情况更糟。
不治罪?军令状虽非正式立下,但任务未能完成是事实。
若不加以惩戒,何以维护法度威严?日后他人效仿,又当如何?
时间,在沉默中一点点流逝。
压力,在寂静中不断累积。
终于,就在杨慎行几乎要晕厥过去的时候,扶苏开口了。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杨慎行。”
“臣……臣在!”杨慎行一个激灵。
“朕,记得当初研制‘飞雷神炮’时,也是困难重重,但最终徐福带着你们做到了,为我大秦立下功勋。”扶苏没有直接说火炮的事,反而提起了旧事。
杨慎行愣住了,不明所以,只能哽咽道:“此……此乃臣之本分,更赖于师尊指引,臣不敢言功。”
“如今,‘秦魄’火炮,技术更艰,难度更大。”扶苏继续道,“你言道亲征前可交付十四门。朕,问你,若朕再给你两个月时间,不计较眼前这十四门之数,你可否能给朕交出三十门合格的‘秦魄’?并且,建立起一条至少能月产十门火炮的、稳定可靠的生产体系?”
杨慎行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帝。陛下……陛下不治罪?还要……还要给他更多时间?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巨大的压力同时涌上心头。
他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人员培训进度、设备磨合情况、供应链改善可能性……
片刻后,他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属于技术人员的执着与光芒,再次重重叩首,声音虽然沙哑,却坚定了几分:
“陛下!若……若给臣两个月时间!臣……臣杨慎行,愿立军令状!必交付三十门合格‘秦魄’于陛下面前!并初步建成稳定生产线!若不能完成,臣……臣甘愿提头来见!”
“好!”扶苏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朕,就再信你一次!记住你今日之言!这两月,火器局一切资源,优先保障‘秦魄’生产!程邈,你安排下去务必全力配合!”
“臣遵旨!”程邈连忙应道。
“杨慎行,你的脑袋,朕先给你记下。待你完成军令状之日,便是你戴罪立功,朕不吝封赏之时!若是不能……”扶苏目光如电,扫过杨慎行,“两罪并罚,你应该知道后果!”
“臣……叩谢陛下天恩!臣……必竭尽心力,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之恩!”杨慎行涕泪交加,这一次,不再是恐惧,而是劫后余生般的激动与誓死效命的决心。
扶苏走上前,亲手将杨慎行扶起,看着他通红的双眼和憔悴的面容,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勉励:“慎行,技术之路,从来布满荆棘。朕知你不易。但记住,你手中锻造的,是帝国之爪牙,是将士之胆魄,是社稷之基石!望你,勿负朕望,勿负帝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大秦!万邦臣服!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的大秦!万邦臣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