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执念根深蒂固,非言语所能化解。更何况,他们感应到的新冤情,亦是事实。
宁瑜心念电转,知道单纯超度已不可能。需先了解那新冤之事的真相,若真是冤屈,或可借此为契机,化解石敢当部分执念。
他对石敢当魂魄道:“石壮士,你既感应到新的冤情,我等愿为你探查一番,若果真含冤,必尽力相助,还其清白。届时,你可能安心?”
石敢当魂影沉默片刻,那敲击石壁的动作缓了下来,灰白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微光,似在权衡。最终,他缓缓点了点头,那石鼓之声也暂时停歇。
宁瑜与阿翎当即返回驿站,打听那被押解汉子的情况。得知那汉子名叫赵四,是附近山民,被诬陷杀害了邻村一名富户,人证物证似乎皆对他不利,不日即将押往州府受审。
宁瑜略施手段,潜入官差房中,以迷魂之术询问赵四。那赵四在迷魂状态下,依旧坚称自己冤枉,并道出关键:案发当晚,他因老母病重,上山采药,直至天明方归,有同村猎户可以作证,但官府却未采纳此证言。
宁瑜与阿翎连夜找到那猎户,猎户起初畏惧不敢言,在阿翎以清灵之气安抚下,才吐露实情。原来那富户平日横行乡里,欺男霸女,仇家甚多。案发当晚,猎户确实在山中遇到赵四,但同时也隐约看到另一道黑影潜入富户家中。他因惧怕报复,未敢向官府说明。
真相大白!赵四果真是被冤枉的!
宁瑜将猎户的证言与赵四的冤情,以法术凝聚成一道光影,带回望夫崖下,展示给石敢当与玉娘的魂魄观看。
看到那冤情得以昭雪的希望,石敢当魂影剧烈震颤起来,那积累了数十年的冤屈之气,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他不再敲击石壁,而是仰天发出无声的长啸,那啸声中,有悲愤,有欣慰,更有了一丝……释然。
玉娘也止住了哭泣,紧紧握住石敢当的手。
然而,就在二人执念即将松动之际,异变突生!
或许是石敢当魂魄情绪的剧烈波动,引动了此地积聚的阴煞之气。崖底突然阴风怒号,那面作为“石鼓”的石壁,猛地爆发出刺目的灰光!光芒中,浮现出当年那豪绅扭曲狰狞的虚影,以及当年昏官颠倒黑白的景象!这些被石敢当怨念记录下的负面记忆,此刻竟被引动、显化,反过来要吞噬石敢当与玉娘的灵智,将他们彻底拉入无尽的怨恨深渊,永世不得超生!
“不好!怨念反噬!”宁瑜脸色一变。石敢当的执念太深,此刻心神松动,反而给了那些负面记忆可乘之机!
灰光如同触手,缠绕向石敢当与玉娘的魂魄,要将他们拖入石壁之中!石敢当发出痛苦的咆哮,奋力挣扎,玉娘也发出惊恐的哀鸣。
宁瑜正要出手相助,他肩头的纸鹤却已先动。它翩然飞至那暴动的石壁前,并非攻击那豪绅虚影,而是翅尖轻点,引动了玉娘遗落在那葬坑中的、一支早已被泥土掩埋的碧玉簪的微弱气息!
灵犀珠,沟通万灵,唤回本真!
这一点之下,那支早已腐朽的玉簪虚影,竟在石壁前凭空浮现,散发出温润、坚定的光华!这光华,代表着玉娘对石敢当至死不渝的爱意与纯洁的本心!
碧玉簪的光华,与那灰暗的怨念记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如同定海神针,照亮了石敢当与玉娘逐渐被怨恨吞噬的心神。
石敢当看着那玉簪虚影,又看看身旁紧紧相依的玉娘,那狂暴挣扎的动作渐渐停了下来。他眼中的冤屈与愤怒,慢慢被无尽的柔情与悲伤所取代。
“玉娘……”他喃喃道,伸手想要触摸那玉簪虚影,却穿透而过。
他再次看向那豪绅的虚影与昏官的景象,眼中已不再全是仇恨,而是多了一种……怜悯与释然。
“为了你们……困住我与玉娘数十载……不值得……”他低声道,随即仰头,发出最后一声决然的长啸!
那长啸声中,所有的冤屈、愤懑、不甘,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却不是冲向外界,而是被他强行吸纳回自身魂体!他要以自身最后的魂力,将这些负面执念,彻底净化、带走!
“柳郎!”玉娘明白了他的意图,悲呼一声,却并未阻止,只是将他的手握得更紧,魂体也爆发出纯净的光芒,与他一同承受。
在宁瑜、阿翎与纸鹤的注视下,石敢当与玉娘的魂魄,在那碧玉簪光华的照耀下,紧紧相拥,魂体由灰暗转为纯净的洁白,那纠缠他们数十载的怨念,如同被洗涤般,丝丝缕缕地从他们魂体中剥离、消散。
他们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两道交织在一起的柔和白光,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缓缓升空,穿透浓重的山雾,消失在浩瀚的苍穹之中。
那面作为石鼓的石壁,在他们离去后,灰光尽褪,恢复了普通岩石的模样,再也发不出任何声响。
下卷 冤雪青天
石鼓声永绝。
数日后,宁瑜与阿翎将赵四冤情的证据,通过隐秘途径送达了州府一位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官员手中。官员重新审理此案,查明真凶乃是与那富户有仇的另一人,赵四得以沉冤昭雪,无罪释放。
响石驿依旧矗立在古道旁,只是那夜半催人肝肠的石鼓声,再也未曾响起。驿丞与伙夫等人,虽不知具体发生了何事,却感觉心头那积压多年的沉闷之感,似乎随着那永不响起的石鼓声,一同消失了。
宁瑜与阿翎离开响石驿时,山风格外清爽,天际一碧如洗。
“石鼓鸣冤,数十载不绝。一朝冤情得雪,执念方消,魂归太虚。”阿翎回望那寂静的望夫崖,指尖气纹带着一丝释然。
“公道或许会迟到,但不会永远缺席。”宁瑜悠然道,“这石鼓鸣冤,警示世人,莫以权势欺良善,举头三尺有神明。石敢当夫妇以魂寄石,警醒后世,其情可悯,其志可嘉。最终能放下仇怨,相携往生,亦是最好的结局了。”
他肩头的纸鹤,在阳光下梳理着羽毛,愈发显得宁静。经历此次唤回本真、见证怨消解,灵犀珠对于“执念”与“放下”的领悟,似乎更加通透圆融。
两人身影消失在古道转弯处。响石驿的故事结束了,但那关于正义与冤屈的思考,却将随着这条千年古道,继续流传下去。
(第五十四话 《石鼓鸣冤》 完)
喜欢民间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